飘在古典诗词里的风筝

【时间:2017-11-07 10:17】【来源:邵阳新闻在线汪 翔【字体:

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的季节,天空飘扬着多彩的风筝。原野里,草地上,孩子们奔跑着,欢呼着,唱着童谣,恣意放线,惹得枝头上的鸟儿欢腾跳跃,似乎也在高歌一曲鸢飞的歌,时起时落的风筝仿佛成了飘舞的音符。极目蓝天,将自己融进这无边的空旷中,追逐那美丽的风筝,油然生起“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

的确,古往今来,风筝牵动着诗人的情愫。翻开中国文学史的画卷,浏览那浩如烟海的艺术宝库,从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以风筝为题材者不可胜数。一首首关于风筝的诗词,如同一坛坛陈年老酒,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元稹《有鸟》:“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生动描绘了群童放纸鸢的动人情景。晚唐名将高骈《风筝》:“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可见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唐人放风筝看来是不分昼夜的。

宋仁宗宰相寇准《纸鸢》:“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诗题名《纸鸢》,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诗人意在借物写景,状景抒怀:风筝升空高飞需要依靠风力,清明政治理想的实现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共同努力。

宋王令《纸鸢》:“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逐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捕鹏似尔难。”表面写风筝,其实直刺时弊,其中“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两句极妙,那些乘风而青云直上的“风流人物”,却原来是有人用长线操纵着。只有那些“愚儿”,才仰面而看,羡慕得不得了。宋侯蒙《临江仙·风鸢》词:“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那些势利小人,从而表达自己与世不群的崇高志向。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有两句诗道:“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生动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的天真可爱:儿童骑着竹马奔跑,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诗人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真是把风筝写活了。

放风筝时,全神贯注,精力集中,一切烦恼的事都随风筝飞去。明代文豪徐谓是个风筝迷,咏风筝,也和儿童一起放风筝,他的《风鸢图诗》:“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人们看到春天里,人们争放风筝的情景。《风鸢图十首》中就写了自己晚年放风筝的情趣:“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晚年放风筝,不再有年轻时的激情,有的只是淡泊、闲适与宁静。

放风筝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手牵引线,来回奔跑,有张有弛,使全身得到活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臂力和腿部的肌肉得到有效的锻炼。风筝在高空上下飞翔,摇摆不定,为使其保持稳定,需要大脑随时对空中的风筝与风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手中的线作出必要地调整,从而锻炼了大脑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想让风筝高高飞扬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清孔尚任《放风筝》:“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天真顽皮的儿童没有把风筝成功放飞,气得一连串骂老天他娘,那可爱的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

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时节,快乐的孩子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的情景。吟诵全诗,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不觉出现在眼前。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怀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纸花如雪,漫天飞舞,好像在下一场暴雪,姑娘在秋千上荡来荡去,五颜六色的裙子在风中摆来摆去,比蝴蝶还美丽。风筝和少女与春天相映成趣,充满世俗的繁华和温暖。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首风筝诗:“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将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时出现断线的情况写得惟妙惟肖,耐人寻味。

徜徉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放飞风筝,放飞一份美丽的心情。(汪翔)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罗俊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