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斋公”的传说

【时间:2017-10-23 16:23】【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刘飞宇【字体:

引子

我们湖南的农业灾害性天气可谓多矣!防不胜防。从春季低温寒潮,到夏季的冰雹、水涝,到秋季干旱,到冬季的冰冻天气。现在,随着农业气象科技和农业科技的发展,虽然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但每年的灾害性天气还是会给“三农”造成损失。在我们山界罗白,直到邵阳县的长乐、蔡桥一带的村民,在预防和治理夏季冰雹灾害性天气可有法宝,每年每当夏季有冰雹天气来临,各家各户都会打开门窗,对着天空撒洒米粒,同时对着天空呼喊:“响斋公,治风治雹!响斋公,治风治雹!”,此时,一般立马会雨住、雷止、雹停。“响斋公”何方神仙?为何这般灵验?在我地民间流传着“响斋公”的传奇人生故事……

潜心修炼

在我地古时候,一般的商贾驿道,都有“五里一亭,十里一铺”的设置,便于商贾和官驿停马歇脚之便。在隆回的桃花坪经山界罗白至邵阳县的黄亭市线段,其中就有一亭,修建在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石子岭山顶上,名为“石仙亭”。此亭的修建构造奇特,无一砖、一木、一瓦,全为石料结构,砖为石砖,檐、梁、方等均为长料石方所凿,瓦为薄片石瓦。哪朝哪代修建已无从考证,亭内住有一道士,路人皆称其为“响斋公”,他每天除了烧香、拜佛、诵经外,还为路过此地歇脚的路人无偿提供茶水,空闲时间自耕自种,悠哉乐哉!

慈悲为怀

石子岭,海拔虽不很高,但在我地,也逶迤陡峭。据传,翻越石子岭山的上岭和下岭石级皆为响斋公一人所建,他一有时间就筑建石级,已方便路人行走。在搬运石级块料时,把肩膀都磨烂了,伤口化脓生蛆,有路人目击,他在弯腰修路时,蛆掉地上,见他小心地把蛆捡起又放回自己化脓的伤口上,路人不解,他答道:“蛆掉地上,无物可食,必死无疑,放在肩上,方可救它一命”!路人无不感叹其怜悯之心。在他栽种的菜地里,种植着豆角之类的瓜类菜种,一日清早,他去摘菜时,见菜被人采摘了,并菜地里掉落了许多,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回到亭内,拿上几只小菜篮放到菜地里。路人问其故,他解释道,来摘菜者肯定是没菜吃才会来,菜掉地上肯定是连菜篮也没有,下次他来可方便多了。

得道成仙

许多年过去了,响斋公就这样生活在石仙亭里,悟道、修练、助人,过着禅意人生。忽一日,亭内来了一位白眉白须,面容慈善的长者,和响斋公寒喧多时后,笑语道出天机,自己从天庭来,受玉皇大帝派遣前来考察、传旨的,说响斋公已修成正果,方可得道成仙。七日后,可就地点化成仙升天,封为掌管厉风、冰雹的天神,说完后,一眨眼就不见了。

四、济世苍生

七日后,期限已到,在石仙亭边的树林里的一空地上,堆积了许多柴草,石子岭下附近的乡邻和路人都来为响斋公送行,只见他蹲坐在柴草堆上,双手合揖,和大家一一道别,并嘱咐大家,今后此地如果要是天上落冰雹了,就告诉他一声,他一定帮忙之。随后,自己把火一点,顿时浓烟四起,只见他乘着滚滚浓烟,含笑腾空而去。

后记

许多年过去了,世事沧桑。自响斋公得道仙去后,石仙亭就再也没有人在此打理了,附近的乡邻们为了纪念他、感恩他、敬重他,就不定期地在亭里举行法事、佛事活动,从此,石仙亭香火就兴盛起来。现在,原来的石级路已为水泥公路所代替,但石仙亭依旧在,附近的村民每年都会不定时在亭内举行各种法事、佛事活动。据说当年响斋公仙化的空坪,直至今天都还不见草木生长,在山岭丛林之中裸露着一个圆形的空坪光地圈来.

一个传说,一段凄婉的故事,一个美丽的故事。(刘飞宇)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罗俊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