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荷花

【时间:2017-06-13 16:35】【来源:邵阳新闻在线汪 翔【字体:

杨万里词《昭君怨·咏荷上雨》道:“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诗人生花妙笔从整体上创造了这样一番景象: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跳、散、聚、泻四个动词连用,把雨打荷叶,荷叶面上水珠滚动,周而复始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芙蓉又称为荷、莲。荷花作为意象,被文人墨客广泛运用于诗歌中,成为高洁之花,佳人之花,爱情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道:“莲,花之君子者也。”古人常取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荷花是高洁的象征,最早可追溯到屈原。其名篇《离骚》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人以荷叶荷花作衣裳,比喻自己内心高洁,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隋朝弘执恭《秋池一株莲》道:“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诗人笔下的莲花,坚贞独立,君子气节令人钦佩。李白《古风十九首》道:“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诗人幻想自己飘游于华山绝顶莲花峰上,碰见玉女“手把芙蓉,凌空而行”。手把芙蓉的玉女至圣至洁,正好寄寓了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尚情怀。白居易素爱莲花,在《感白莲花》中写莲花的遗世独立、高洁不群:“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唐代农学家陆龟蒙《白莲》诗:“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中赞美莲的品格像瑶池仙子,与一般凡花俗卉不同。即使很少人赏识,任她自开自落,然而莲纯洁之色,亭亭之态,一尘不染的品格,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苏辙《盆池白莲》:“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另一首《和文与可菡萏轩》:“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诗中可见诗人对莲的高洁追慕之深。董嗣杲《荷花》:“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诗中莲花呈现的高洁品质令人钦佩。清代叶申芗《荷叶杯·盆莲》:“双心千瓣斗鲜奇,出水不沾泥。试问花中何比?君子,风度胜张郎。碧纱窗下晚风凉,花叶两俱香。”这一朵并蒂莲开得鲜奇,送来花香,出水不染,它难道不是君子形象的写照?

荷花如刚出浴的美人,自古被誉为凌波仙子。王安石《荷花》诗:“亭亭风露拥川坻,天放妖娆岂自知?一舸超然他日事,故应将尔当西施。”诗人赞美荷花的妖娆是上天赋予的,把她比做人间最美的女子西施。王沂孙《水龙吟·白莲》云:“翠云遥拥环妃,夜深按彻霓裳舞。铅华净洗,涓涓出浴,盈盈解语。太液荒寒,海山依约,断魂何许。甚人间、别有冰肌雪艳,娇无奈、频相顾。”将荷花写成了洗尽铅华、冰肌玉骨的贵妃。清代纳兰性德《荷清》:“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如踏着凌波微步的清纯美少女。

由于莲与怜谐音,怜即喜爱之意,莲花又常作为爱情之花。《西洲曲》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古乐府·子夜夏歌》曰:“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这里都用莲花莲子暗喻爱情的甜蜜美好。并蒂莲即一茎双花,从来视为情人或夫妻的象征。乐府诗《青阳渡》:“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宋人释仲殊《荷花》:“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鸳鸯死后双魂化作并蒂莲,这就是真挚的爱情。

在文学的长河中,荷花以其婀娜多姿的身影点缀着中国的古典诗词。文人们以审美的眼光对荷花作诗意的感悟。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诗人赋予荷花的审美意蕴、情感意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深。(汪 翔)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罗俊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