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动态
邵阳市“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变革”研讨会暨高中写作教学示范活动在新邵一中成功举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谢晓艳 刘青桂)11月11日,邵阳市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变革”研讨会在新邵一中成功举行。会议由新邵县教育局仪电站指导,新邵一中作为核心协办单位深度参与策划与组织实施,呈现高中写作教学前沿课例,为推动“AI+写作教学”新范式在邵阳落地提供专业引领与实践样本。

新邵一中作为我县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重要力量,积极拥抱智能教育浪潮,统筹策划并全程保障本次教学展示活动。学校选派刘青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柳诗绮老师,并联合新邵八中何知音老师同台授课。

柳诗绮老师执教的《破结构之困 立思辨之章——IN课堂智能批改下的议论文结构诊断与升格》一课,以“观-析-筑”为逻辑主线,引导学生从《拿来主义》《劝学》等经典文本中回归结构本质,借助IN课堂智能批改系统实现问题精准诊断与写作闭环升格,集中呈现了新邵一中在AI赋能写作精细化教学方面的探索锐度与应用深度。

何知音老师执教的《“破格”主题作文升格导学案》,突出“思辨+协作+AI验证”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多维评分与协同修改,构建师生、生生、人机多维互动的高阶思维课堂,体现“技术工具与人文素养深度融合”教学理念。

两节课路径不同,却共同指向写作教学范式革新,形成“技术赋能”与“育人为本”双路径互补,为全市语文教师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智慧教学实践样本。

课后点评环节,新邵一中办公室主任刘颂华指出,柳诗绮老师的课“实现数据驱动与写作教学深度耦合,为传统课堂注入精准化、个性化新活力”;新邵八中何汉林主任认为,何知音老师教学设计“真正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技术工具为思维发展服务,体现智能课堂人文温度”。新邵八中副校长龚洁综合点评强调,这种新探索“兼具前瞻性与可推广性,为区域语文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清晰路径”。

新邵县教育局副局长龙姝总结发言高度肯定本次活动示范价值,特别赞扬新邵一中推动智能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创新实践,指出两位教师课例为邵阳教育智能化发展树立标杆,呼吁全体教师积极学习、勇于实践,共同推动邵阳教育高质量发展步入新阶段。

本次研讨会成功举办,标志新邵一中在智能教育领域探索从“跟跑”迈向“并跑”甚至“领跑”,必将扩大辐射范围,带动更多教师投身教学变革,为邵阳基础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

编辑:李思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