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谭擎玉)
在湘中教育的沃土上,有一位始终以“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人生信条的耕耘者。二十八载春秋流转,他从一名青涩的师范生,一步步成长为区域教育的领军人物,用滚烫的热忱与深邃的智慧,在教书育人的画卷上书写下一段段动人的育人传奇。他,便是湖南省邵东市城区二中校长——周斓。

初心如磐:从乡村讲台到教育领军者的蜕变
1997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梦想,周斓以特优毕业生的身份从邵阳师范毕业,毫不犹豫地扎根农村教育一线。在廉桥镇二中的七年时光里,他身兼数学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教研组长数职,在繁杂的工作中打磨教学技艺,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沉淀教育初心,这段宝贵的基层经历,为他日后的教育实践奠定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务实的工作作风。
2004年,凭借突出的教学能力与亮眼的工作实绩,周斓通过严格选拔调入城区二中。在这里,他并未停下深耕的脚步:一边坚守数学课堂,用生动的教学点亮学生思维;一边挑起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务主任的重担,以严谨的管理保障教学有序推进。2014年起,他的教育影响力开始向更广领域辐射——担任国培项目专家,为教师成长传经送宝;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执掌湖南省初中数学工作坊,以“优秀坊主”的称号交出亮眼答卷;2017年,出任邵东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牵头搭建区域数学教研平台;2018年,化身送教下乡“1+1+N”首席专家,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往偏远学校;2023年,被邵阳市教育局遴选为“名校长培养对象”,并牵头成立邵阳市周斓名校长工作室,在他的引领下,工作室成员大多成长为区域内重点学校的“掌舵人”,真正实现了“一人领航,众人同行”的教育愿景。
临危受命:让薄弱学校焕发新生
2019年8月,一纸任命将周斓推向了新的挑战——出任城郊一所薄弱学校的校长。彼时的学校,不仅校园设施破败,教学质量更是常年位居末位,师生士气低落。面对这一困境,周斓没有退缩,而是以“破局者”的勇气迎难而上。他先从校园规划入手,理清发展脉络;再以改革为刃,破除积弊;更创新性地推行经典诵读《论语》等特色教育活动,用传统文化涵养师生精神。短短两年多时间,这所曾经的“垫底校”完成华丽转身,成功获评邵东市师德养成示范学校与先进单位,成为区域内薄弱学校提质改造的典范。
育人至诚:严爱相济的教育智慧
“严而有度,爱而有方,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爱胜于严”,这是周斓坚守二十八年的育人准则。他尤其关注特殊学生群体,总能用细腻的关怀叩开学生心扉:曾为单亲学生精心挑选历史书籍,以书中人物的坚韧故事给予孩子力量;曾为数学成绩靠后的学生讲述数学家的奋斗历程,点燃其学习兴趣。在他的耐心引导下,那名数学薄弱的学生最终在毕业考试中斩获118分的优异成绩。
这份“严爱相济”的教育智慧,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曾任教的270班,在2019年毕业会考中创下学校历史纪录:46人顺利升入省重点高中,3人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人被衡阳师范学院录取,1人跻身常德文理学院,2人迈入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用实打实的成绩印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发光”的教育信念。
教研深耕:构建特色培训体系
作为区域内公认的教研领军人物,周斓始终站在教育研究的前沿。他是多项省市级课题的核心成员,在实践中探索出“四位一体”培训模式,更首创“三轮驱动”研训机制——将教学策略与基础理论研究紧密结合,让教研有“深度”;将教育问题与校本特色研究双向联动,让教研有“温度”;将教师素能与教学质效研究同频共振,让教研有“效度”。
他的教研成果,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资源:作为主要编写者,参与编撰《纯粹论坛》《花开的声音》《花开的样子》等五部校本教材,为学生量身定制成长养分;曾参与湘教版数学教材审订工作,以专业视角助力教材完善;先后4次受邀参与邵阳市中考命题,用严谨态度守护考试公平。此外,他笔耕不辍,撰写的论文斩获国家级一等奖8篇、省级奖项12篇、市县级奖项50余篇;近五年来,足迹遍布邵阳、长沙、衡阳、岳阳、常德、北京、重庆等地,开展公开课、教育报告会、专题讲座50余场,将自己的教育思考与实践经验分享给更多教育同行。
治校有为:打造区域教育新高地

2021年,周斓调任邵东城区三中校长,再次以创新魄力推动学校实现全方位升级。他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牵头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明确“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核心路径,为学校发展绘制清晰蓝图。在他的带领下,城区三中喜讯频传:获评“湖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成为邵东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斩获“邵阳市人民满意先进集体”称号,亦是当地义务教育学校中唯一的入选者。
在教学质量提升上,周斓同样倾注心力:成立“学科教研中心组”,以集体智慧破解教学难题,使学校近三年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稳居邵东市第一方阵首位;构建“基础+特色+创新”课程体系,开设20余门课后服务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多元学习中发掘潜能。在邵东市创新人才选拔中,城区三中入围人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累计培养市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者120余人,真正实现了“质量与特色并行”的发展目标。
管理上,他推行“走动式管理”,要求校务会成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师生中间,第一时间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问题首问责任制”“首办责任制”“首课责任制”,以制度保障服务效率。近一年来,学校累计解决师生难题80余件,师生满意度高达98%,营造出“人人想干事、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校园氛围。
师资建设:为教师成长搭建阶梯
在周斓心中,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此,他全力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制定《城区三中师德师风建设方案》,将师德表现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直接挂钩,引导教师坚守育人初心;成立“城区三中青年教师研究会”,推行“师徒结对”机制,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青年教师“传帮带”;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邀请省市级教育专家来校开展专题培训,同时派出100余人次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助力教师拓宽教育视野。
这份对师资建设的重视,也收获了显著成效:2025年邵东市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城区三中两名教师斩获特等奖第一名,一名教师获得特等奖第二名;近三年,学校成功结题省级课题2项并均获表彰,教师发表省级以上论文50余篇,教研成果转化率高达80%,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逐渐成型。
双重身份:永葆教书育人的本色
即便身兼校长与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两重重任,周斓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教师”的第一身份——每周坚持承担8课时的数学教学任务,从未因行政工作挤占课堂时间。他的课堂极具特色:善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鲜活的案例、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常年位居年级前列,学生满意度更是达到100%。课后,他还主动为学困生“开小灶”,累计辅导学生200余人次。这种“管理者+一线教师”的双重角色,让他既能站在宏观视角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又能扎根教学一线倾听师生心声,为全校教师树立了“坚守课堂、深耕育人”的榜样。
荣誉满载:廿八载耕耘的勋章与初心
二十八载教育路,周斓收获了诸多沉甸甸的荣誉:“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湖南省送培专家团队专家”“湖南省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专家”“湖南省初中数学教师工作坊优秀坊主”“邵阳市中考命题专家库成员”……此外,他还12次获县(市)嘉奖,3次荣立三等功。面对这些荣誉,周斓始终保持清醒:“这些荣誉不是终点,而是责任与鞭策。教育必须抛开所有功利心,才能回归它最本真的模样,也才能让师生都感受到这份事业的简单与幸福。”
从1997年到2025年,二十八载春秋,周斓用行动深刻诠释了“纯粹教育”的真谛。他常说:“作为校长,要在万千家庭的期盼里,为每一个青春梦想指引方向。”在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摆放着一句从教格言:“导生以愚、鱼、渔、娱、欲、遇、誉、余、宇。”这短短九个字,凝聚着他二十八年的教育智慧——教学生保持谦逊(愚)、掌握知识(鱼)、学会方法(渔)、享受学习(娱)、树立目标(欲)、把握机遇(遇)、获得认可(誉)、留白成长(余)、胸怀格局(宇),也指引着他在育人之路上步履不停、笃行不怠。
如今,这位年富力强的教育工作者,仍如高原上的雪莲般坚守初心,在邵东教育的沃土上默默耕耘。他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继续浇灌着一颗颗希望的种子,静待更多教育之花绚烂绽放,为湘中教育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