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文学作品
读诗心得——浅谈宋诗的理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读古诗,悟哲理,宋诗情理融合,给人醍醐灌顶之感,笔者撷取几朵浪花,与读者分享。

题西林壁(宋)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观山,人在山中,不能见山之全貌,看人,确有身处危局而不自知之人。当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执意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众人苦劝其勿入虎口,张不听,结果一下飞机,即遭扣留,前后被软禁长达54年(1936年-1990年)。何以旁人皆知蒋之为人,独张不知,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站得高,看得远。本诗中的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及观念,“最高层”既是指塔的最高层又暗指一个人思想所处的高度与角度,思想境界的高度与宽度,决定眼界的高度与宽度,再加上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信念,彰显诗人决心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豪情壮志。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勇于尝试,才能先知先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多年革命生涯,深感革命要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可谓尝试出真知。改革开放之初,深圳为开放前沿,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中国才有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


观书有感(宋)朱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塘里的水清澈如明镜,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此诗以水喻学,学习和池中水一样,流水不腐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补充涤荡,同样我们只有持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保持个人知识的连续增加与更新,从而达到更高更新更深的境界。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躬行即亲自实践,强调实践的重要性。1930年-1934年,国民党军对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根据地进行五次“围剿”。毛泽东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指挥红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人,先后取得四次反围剿作战的辉煌胜利。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毛泽东被剥夺指挥权,缺乏实战经验的王明和李德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在优势敌人的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打阵地战,造成红军大溃败,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无数先烈的鲜血证明实践出真知的深刻道理。


游山西村(宋)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世间事物总是消长变化。人在乡间观景,脚步游移,景致更迭。探讨学问、研究问题,也难免峰回路转、扑朔迷离,只要锲而不舍,勇毅前行,就会豁然开朗发现新天地。


作者:李军锋

编辑:何雅丹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