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动态
新邵一中化学名师工作室与常德芷兰实验学校专家跨校教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肖嘉慧 刘飘也 王小东)9月18日,常德芷兰实验学校部分领导、骨干教师受邀来到新邵县第一中学,开展为期两天的入校诊断与跟踪指导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观摩授课、深度研讨,旨在发现教学亮点、剖析现存问题,以专业的视角为教师进一步提升把脉定向,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精准指导。

此次调研活动中,新邵县王小东化学名师工作室成员王礼平、徐艳红,工作室主持人王小东,分别呈现了一堂精心准备的展示课,全面展现了该校在化学教学方面的创新探索与教研成果。

王礼平老师授课内容为高一《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共存》,该教学设计围绕“离子共存”内容展开,以“模型建构”为核心,结合情景导入、例题分析与变式训练,整体设计贴合学生认知规律,有效落实离子反应的应用目标。王礼平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巧妙的提问,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高效,王礼平能精准地把控节奏,在教学重点、难点处给予充分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得出结论,体现了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

徐艳红老师授课内容为高三一轮复习课《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该教学设计围绕“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展开复习,以考情为导向,以知识梳理为基础,融合真题训练,整体设计贴合高考复习需求,能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徐艳红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和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学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知识盛宴。整堂课如行云流水,节奏张弛有度,目标达成度高,充分展现了教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卓越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王小东老师授课内容为高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该教学设计整体符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的教学要求,以“青蒿素提取”为线索,将知识、能力、素养目标有机融合,实验与探究环节设计扎实,融合知识传授与学科素养培养,整体设计逻辑清晰、内容充实,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案例典型且具学科价值,知识体系完整,衔接自然,教学活动设计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核心方法。王小东语言清晰,富有感染力,板书设计精炼,多媒体运用娴熟,二者相得益彰。整堂课不仅让大家扎实地掌握了核心知识,更在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态度上受益匪浅,学习效率极高。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调研团队对展示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刘露露老师作总结发言。她强调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三个注重”: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思维建模、注重回归教材。她还鼓励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勇于教学创新,以AI赋能化学教育教学,课堂上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化学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

此次跨校教研活动不仅搭建了校际交流的平台,更激发了教师们对化学教学的深度思考。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校际合作,建立长期教研合作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共同探索教育教学创新路径,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编辑:曾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