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刘啟明 张凯 罗晔)9月15日,新邵县第一中学开展班级心理委员专项培训会议。
会议伊始,该校教师罗晔介绍参会人员,结合“心理委员是同学身边‘最亲近的倾听者’”这一定位,快速拉近现场距离,为培训营造出开放融洽的交流氛围,让心理委员们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接着,该校校长陈超前从“校园心理安全防线”的高度发表讲话。他明确指出,心理委员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员”,而是连接学校心理中心、班主任与同学的“关键纽带”,是班级心理动态的“第一观察员”、同学情绪的“温暖守护者”。同时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同理心”与“责任心”,既要主动观察身边同学的心理状态,也要掌握“不擅自评判、不盲目疏导”的边界意识,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或心理老师反馈,让“关怀”与“专业”并行。
随后,该校副主任陈锋聚焦“心理委员具体该做什么、怎么做”,进行工作部署与实操指导。他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为心理委员构建“日常观察—信息反馈—活动协助—知识普及”的工作闭环:日常需定期记录班级同学的情绪变化,每月向班主任提交“心理动态简讯”;协助心理组开展“心理健康周”“情绪管理班会”等活动;利用班级黑板报、微信群等渠道宣传心理小知识。针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惑,陈锋主任特别给出“实操指南”——比如区分“一般情绪低落”与“持续心理异常”的三个关键信号,遇到超出能力范围的问题时“先倾听安抚,再引导至心理中心”的处理流程,让心理委员们“知道做、会去做、能做好”。
最后,该校心理教师张凯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带来专业知识授课。他结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用“理论+案例”的方式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心理问题的早期表现”,尤其针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矛盾”等高频问题,讲解沟通技巧:比如与情绪低落的同学交流时,多用“我看到你最近不太开心,愿意和我说说吗”等开放式提问,避免“你别想太多”等否定式回应。现场还设置情景模拟环节,让心理委员分组演练“如何应对同学的焦虑倾诉”“如何规范上报异常情况”,张凯老师逐组点评指导,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落地的实操能力。同时,他特别提醒心理委员:“帮助他人的前提是照顾好自己,若感到心理压力,也要及时向老师求助,我们既是守护者,也是被关怀的对象。”
此次心理委员培训会议的举办,不仅为心理委员搭建了“理论学习+实践指导”的成长平台,更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专业干预”向“朋辈互助+专业支持”的协同模式升级。下一步,新邵一中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定期开展心理委员复盘会、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持续强化朋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