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李季蓉)在喧嚣的时代洪流中,总有一些人选择静默坚守;在名利诱惑面前,总有人甘愿扎根泥土,只为托起更多孩子的梦想。易利强,一位普通的基层体育教师,用十余年的执着与热爱,在炙热的操场之上,书写着属于平凡人的不凡篇章。
从乡村中学到城区名校,从一片泥土地到绿茵赛场,他始终如一地站在阳光最炽热的地方,以脚步丈量青春,用汗水浇灌成长。他没有耀眼的光环,却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是金子,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扎根基层:从一片荒芜到绿意盎然
2013年,易利强考入邵阳市大祥区渡头桥中学,正式开启了他的教学生涯。彼时的校园,体育设施简陋,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仍停留在“自由活动”的层面。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将满腔热情倾注于这片亟待耕耘的土地。
2014年,他主动参与学校申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牵头制订训练计划、组织校队选拔、开展教师培训。在他的推动下,2015年,渡头桥中学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为区域内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典范。同年,他第一次带领校足球队参加邵阳市校园足球比赛,便一举夺得全市第三名的佳绩,震惊众人。那一刻,孩子们在绿茵场上欢呼雀跃,而他只是默默擦去额头的汗水——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回归初心:不为名利,只为孩子奔跑的身影
2015年9月,因工作调动,易利强老师来到邵东市黑田铺镇双泉初级中学。这里条件更为艰苦,但他的初心未曾动摇。
他坚持“体育育人”的理念,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训练。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凛冽,操场上总能看到他带领学生奔跑、传球、射门的身影。他常说:“我教的不只是足球,更是坚持、合作与自信。”在足球领域,2017至2019年,他指导的学生在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他也因此多次荣获“邵阳市优秀教练员”。这是对他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
此外,他创新设计的大课间活动方案,融合跑步、体操、趣味游戏于一体,荣获“黑田铺镇大课间评比一等奖”,让原本枯燥的课间半小时,变成了学生们最期待的时光。
勤恳耕耘:硕果累累,光芒终被看见
2022年9月,易利强调入邵东市第一实验学校。面对更高平台的竞争与挑战,他没有丝毫懈怠,反而更加努力。
他深知,城区学校资源丰富,但学生学业压力大,体育更需要科学规划与情感激励。他坚持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体质发展,尤其注重通过体育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增强自信。
2023至2024年,由他主持设计并组织实施的大课间活动再次脱颖而出,荣获邵东市一等奖,成为全市观摩学习的样板。2024年10月,他指导的学生参加邵东市小学生田径比赛,荣获三等奖,展现了良好的竞技风貌。最令人振奋的是:2025年6月,他仅用半年时间组建并训练的校足球队,在强手如林的邵东市校园足球比赛中勇夺第三名,创下该校近年来在所有体育赛事中的历史最高名次!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而他只是微笑着拍了拍队员们的肩膀——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个不曾放弃的孩子。
三度荣膺“优秀”:是对坚守最好的回响
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来,易利强始终秉持“不为名利所动,一心只为学生”的信念,默默耕耘在基层体育一线。他曾三次被授予“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这是对他无私奉献与卓越成绩的最高褒奖。 有人问他:“你这么拼,图什么?” 他淡然一笑:“图的就是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图的就是他们将来回忆起中学时代,能记得有位体育老师,曾陪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过。”
从乡村到城市,从泥地到绿茵,易利强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深度,用热爱点燃学生的激情。他不曾追逐浮华,却在平凡中铸就了不凡;他不曾高声呐喊,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师者初心”。
他不是明星,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运动的种子;他不善言辞,却用一节节扎实的课程、一场场刻苦地训练,诠释了“教书育人”的真谛。
正如那句朴素而深刻的话所说:是金子,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易利强,就是这样一位在基层教育土壤中熠熠生辉的“发光者”。未来,他仍将站在那片熟悉的操场上,迎着朝阳,带领更多孩子奔向属于他们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