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 通讯员 阳征红 李红娟
7月9日下午,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报告厅内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城步苗族自治县团县委及长安营镇人民政府的代表,郑重地将两面锦旗送到了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星火助农团带队老师手中,以此表彰他们在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7月4日至10日,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星火助农团携手沐子拾光团队,赴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短短七天里,团队成员们脚踩乡土、心系民生,不仅完成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实践任务,更以专业技能为笔,以青春热情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星火助农团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制作与推广《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片》,以及为地方特色产业、文旅资源量身打造的系列影像作品,成为此次活动中备受关注的亮点,彰显了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星火助农团精心策划并拍摄制作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片》。为了让宣传片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群体特点,结合典型案例,用生动形象的画面、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溺水事故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
宣传片一经推出,迅速引起关注,在网络上获得了1000 多次转发。城步苗族自治县教育局对该片给予了高度认可,将其作为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官方宣传视频,广泛发送至全县各学校,成为当地暑期防溺水教育的重要教材,为守护孩子们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以旅游推介官的视角,团队成员们还将镜头对准了长安营镇的美景与美食。他们精心拍摄制作的 “如何玩转长安营镇” 攻略,在小红书上收获了800 多人的收藏,成为不少游客了解当地的重要参考。而《油茶的制作》短视频,更是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不仅得到了当地村民的高度认可,更触动了许多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让他们纷纷表示想回家喝上一碗热腾腾的油茶。团队还拍摄制作了《我在等风也等你》微电影,全方位宣传长安营镇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甚至有网友表示想来长安营拍婚纱照。这些影像作品,不仅展现了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更以一种生动鲜活的方式,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贡献了青春力量。
在南山牧场,为南山草原奶业拍摄宣传片,助力企业品牌推广。他们还为南山阿牛哥直播卖萝卜,并同步拍摄宣传片,通过镜头展现农产品的原生态与高品质。同时,团队积极联动网红,借助流量优势共同售卖城步农特产品,拓宽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沐子拾光团队则积极进行老年群体实践调研活动。他们带着提前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和拍摄设备,穿梭在大寨村、六马六甲村、新岭村的乡间小道上。每到一户老人家中,队员们都会先帮老人打扫院子、整理房屋,拉着老人的手坐在板凳上唠家常。
队员们每走到一个村,便会在村子里搭起临时 “摄影棚”。为老人家拍摄最美证件照。为82岁的杨奶奶整理银发时,她害羞地用袖口擦了擦眼角;给独居的王爷爷调整衣领时,他挺直了腰杆像个孩子般紧张又期待。
团队还特别设立党员写真拍摄环节,为老党员拍摄生活写真照,用镜头定格他们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精神风貌。快门按下的瞬间,老人们脸上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
星火助农团携手沐子拾光团队还重走红军路,瞻仰红军烈士墓,开展思政大课堂研学,深入了解承载军民鱼水情的 “一条棉裤” 的故事,在高山红哨、老山界重温历史,汲取精神力量。并携手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三下乡服务团到长安营民族中心学校,为 60 多名学生教授蓝印扎染、拓印、漆扇制作、黏土等手工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此次三下乡活动,内容丰富、成效显著,赢得了广泛好评。而报告厅内那热烈的掌声和沉甸甸的锦旗,正是对团队付出的最佳肯定。对于参与活动的学生而言,这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从每天的心得和结束后的总结中,从“星火助农团队”视频号上的21个原创视频、公众号上的15篇文章中,从抖音上新增的300个粉丝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蜕变与进步。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践,不仅锻炼了自身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了服务社会的意义,未来一定会推荐更多人来城步旅游,为当地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三下乡活动虽已结束,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依旧在持续发酵,防溺水宣传片仍在守护孩童安全,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长安营镇的魅力通过镜头被更多人知晓,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星火助农团携手沐子拾光团队的三下乡实践,这场青春与乡土的相遇,不仅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更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出了别样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