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动态
湖南师大学子 “领梦者・未来” 实践团进校园 红色课程落地乡村校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  通讯员 黄博文 张俊 梁艺萱 

7月,湖南师范大学“领梦者・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渣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教学。团队紧扣该精神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等核心内涵,针对自强班、卓越班两个班级的学生群体定制课程,通过历史梳理、事迹解读等形式,为乡村学子播撒爱国与担当的种子。

/Users/huangbowen/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hotoeditapp/20250709112317/temp.pngtemp

探核史以强国,听英贤而兴邦

自强班开设的《从零到突破 —— 中国核工业发展史中的精神密码》课程,以核工业技术突破为清晰脉络,精心选取了一系列珍贵影像资料。屏幕上,青海金银滩 221 基地的场景缓缓铺展:简陋的科研设施在漫天风沙中矗立,科研人员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讲台上,授课老师指尖轻叩屏幕,目光时而扫过黑白影像里的戈壁荒滩,时而落回学生们专注的脸庞,语调随历史进程起伏 —— 讲到科研人员在寒冬里用冻裂的双手调试仪器时,声音里凝着几分沉重;提及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又透着难掩的激昂,仿佛将自己与那段岁月紧紧相连。

/Users/huangbowen/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hotoeditapp/20250709111341/temp.pngtemp

卓越班的《以身许国 —— 王淦昌与郭永怀的抉择与坚守》课程,则将焦点牢牢锁定两位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当讲到王淦昌隐姓埋名十七年、错失见母亲最后一面时,授课老师特意放缓了语速,抬手轻轻拭过眼角的湿润,再抬眼时,目光里满是对前辈的敬仰;而讲述郭永怀用身体护住科研文件的壮烈瞬间,他猛地提高声调,拳头不自觉地攥紧,仿佛想透过声音将那份赤诚与决绝刻进学生心里。

/Users/huangbowen/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hotoeditapp/20250709112222/temp.pngtemp

精神入心田 激励学子成长之路

实践团成员时刻关注着两个班级学生的状态,他们发现学子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家的崇敬。课后,自强班和卓越班的学生们常常主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探讨课程中听到的科学家故事,有的学生还会拿出笔记本,指着上面记录的内容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感悟。“两弹一星” 精神已悄然融入他们的认知,成为心中一股无形的力量。此次活动不仅让学子们深入了解了 “两弹一星” 精神的丰富内涵,更在他们心中树立起科学家的榜样,激励着他们在成长路上怀揣远大理想,勇敢面对挑战,奋勇前行。

编辑:阳恬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