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无限好,暖阳徐徐洒下,满堂通明。红木桌上的刺绣,泛着温润的光芒。
去年,父母携我去探望湘西的大姨。很小的时候就听母亲说,大姨的刺绣手艺精湛。一直没机会见到,这次我可是满心期待。匆匆放好行李,便急着向大姨求学。
红木屋内,古色古香,只见大姨轻捻绣花针,手指在白绢上轻灵地舞动,绣花针于绢布间来回穿梭。不多时,绢上便绽出了一朵牡丹。
“太美了!太美了!我也来试试!”我嚷嚷着。
不承想,第一步竟然难在了穿针上。小小的绣花针同我作对似的,好几次未穿进针孔。大姨笑着接过针线,一手捻针,一手牵线,一下子就穿好了。
“哇!大姨,您是怎么做到的?”“熟能生巧罢了。”她淡淡一笑。
我接过绢,在大姨的指导下开始绣制。好不容易绣好了轮廓,我见丝线不紧密,使着劲一拉,线竟扯断了,绢上顿时形状尽毁。我失落地拿给大姨看,她轻声道:“不急,刺绣得慢慢来,得有疏有密,还要统观大局。来,再试试。”
听罢,我又拿起针和绢重新开始。这次,我比先前更小心翼翼。一丝一线,毫不怠慢。不知过了多久,绣花针在我的手里也如同一只闪着银光的精灵了,它身披七彩线在白绢上跳跃穿梭,本来以为绣一朵像大姨那样的小花已不在话下。可当一朵歪歪斜斜的花儿最终出现在眼前时,我羞愧地不敢看向大姨,她却取来画框用心地装好我的第一幅作品。她欣慰地笑着说:“刺绣是件艰辛的事,你能耐住性子,很好了,湘绣的未来在你们的肩上!”
那个暑假,我每天跟着大姨在那张红木桌上一针一线,慢慢地织绘心中的锦绣。从最初的不得要领到小有模样。大姨说我的这一腔专注像极了她年轻时候,正是因为对湘绣的这份热爱,她才能静心坚持这么多年。听完我心里沉甸甸地,原来真正的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相信我也能像你一样坚持下去。
作者:大祥一中 郑子怡
指导老师:周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