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王俊林 陈雪)3月10日,邵东市城区第一完全小学2025年“深耕课标·师徒共研”一年级组教学研讨活动如约而至。
匡佳执教的《树和喜鹊》是统编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教师以充满童趣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导入课程,迅速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带领他们走进了树和喜鹊的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匡佳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情感变化。通过想象说话,朗读课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树和喜鹊不同阶段的心情。
磨则玉成,研促成长。课后,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黄娟充分肯定了匡佳的成长,参加听课的教师们也结合自己的教学交流了看法,真正做到了研教共长。
学校教科室主任刘红娟认为整堂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形式丰富,教有法,学有支架,听有所得,观有所感,令人印象深刻,能够看到学生活跃的思维,也能看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刘红娟还鼓励教师们进一步用新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知识运用赋能,让课堂绽放光彩。
姚慧婷执教的《认识20-99》中,她以“合唱队人数变化”为生动情境,开启“操作探究-抽象概括-迁移应用”三阶段学习之旅。借助教具,直观呈现19到20的转变,巧妙突破 “满十进一”这一理解难点,帮助学生扎实构建数的概念,将具象操作与抽象思维有机融合。全方位为后续数学学习夯实基础,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稳步提升。
善思而奋进,善学而砺行。课后,师傅刘娅结合课标对课程进行点评,听课教师各抒己见,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学校教导室主任陈艳梅针对《认识20-99》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她认为本堂课在培养学生数感方面有可取之处——课堂中游戏化设计,既巩固了整十数和拐弯数知识,又通过互动参与增强了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注重具象操作与抽象思维的融合,运用多元表征工具,利于学生建立数感。教学循序渐进,按关键步骤推进。课堂氛围营造较好,学生可构建系统数系网络,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耕细研踏歌行,春风聚力启新篇。期待在新学期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能够将本次教研成果灵活且精准地运用到课堂之上,让每一堂课都成为知识的盛宴、成长的摇篮,绽放出更加夺目、绚丽的光彩,助力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