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 赵蕾
春耕——俯首倾听 守护心田
心中有爱,目光所及皆是星辰大海;眼里有光,便觉万物均有美好。从教11年来,彭月林始终把爱的光芒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奋发向上的力量。晨光曦微,她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走进班级做好晨间管理,与孩子们一起朗读;暮色沉沉,她踏着傍晚的夕阳在延时服务时给孩子们解答疑惑。在平时的课堂上,她找寻适合的切入点,注重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思维能力。她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主动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班里有些语文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她会一一询问,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困难点,并制定辅导计划,约定检查时间。在润物无声的课堂背后,是她对学生的爱与尊重。
夏耘——智慧管理 真情陪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彭月林深谙其中的道理,每带一个班级,她都特别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开学初,她带领孩子们一起制定《班级公约》,做到有奖有惩,奖罚有据。班级实行“一人一岗”制,结合学生个人意愿与自身优势,彭月林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共建机制。她善于分析和把握每一位孩子的思想、学习、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状况,巧用晨会、班队会、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习惯养成、法治安全等全方位的教育,始终践行立德树人这一理念。
秋收——家校合力 守护成长
家校共育,双向奔赴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彭月林深知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她主动与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的点滴进步,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积极发动家委会力量,聚焦核心教育问题,共商共享教育之策,争取家长更多地支持,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撑。她也被誉为孩子的“良师”,家长的“益友”。她和家长们一起,共同守护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冬藏——潜心钻研 静待花开
工作以来,彭月林从不曾在数学教学上懈怠,始终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她认真备课,研读教材,积极参加校内、校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查缺补漏,夯实自己的基本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她还主动阅读课外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她的课堂既严肃又简单,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她努力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追寻“理趣相融”的课堂,引导孩子们享受“接触美、挖掘美、领会美、创造美”的学习过程,体会学习之美。她所任教的学科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她所辅导的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奖。
一路成长,一路花开,一路幸福。作为育花人,最终目的不是让所有孩子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开花,而是守望“花田”,敏锐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包容他们的瑕疵点,察觉他们的脆弱点,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敢于犯错,在风雨中磨炼自己,在实践中发展自己,最终开出不同却灿烂的花朵。身为教育人,彭月林也将继续坚守在教育的“百花园”中,以爱之名,深耕孩子们的心田,迎接每一次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