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文学作品
燃文明之光,筑文明之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者:马雅俐

指导老师:曹带明

走进玛雅神殿,便想起神秘的玛雅文明;观望金字塔,便回望起灿烂的古埃及文明;站在满是文艺复兴建筑的街头上,便看到辉煌的欧洲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星空中,繁星闪烁,璀璨无比,而中国文化无疑是一颗星,它含蓄深沉、悠韵,其光芒一直照耀着我们,予以后人指引。“有用” “无用”之辩一直是贯穿古今的热门话题,新时代赋予“用”的定义更引人深思。前不久,有一位叫钟蓉芳的考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许多高校向她抛出橄榄枝,但最终,她填报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对于这个冷门的专业选择,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为她“浪费”了高分而感到惋惜,担忧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经济状况;也有人支持她的选择,认为人生的价值不止“六便士”,跟随内心方可实现自我价值。庄子有言:“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数千年,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沉淀中,在岁月的打磨下,仍如大浪淘沙的金子般不失其珍贵,是植于五千年的薪火相传,基于黄土孕育出的深厚底蕴。

时代日新月异,人们不能忘记,文化创新不仅需要交流互鉴,更需要保护和传承。

历史漫漫,长夜漫漫,但历史的长河里有一群人,他们就像光,照亮前方文化苦旅之路。他是壁画医生李云鹤,“万里敦煌道,度迹迷沙远”,日日面壁,常伴古佛,潜心修复,凭借苦行僧般的意识,守望着莫高窟这座巨大的文化宝库;他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敦煌苦,孤灯草菇伴长夜”,把自己生命大部分时光储于大漠戈壁,投身于弘扬民族艺术的事业;他是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任尔斗转星移,我自岿然不动”,对文物一腔热忱,于精密复杂的钟表零件间沉心静气,力图精准,将自己活成了一座时钟;她是敦煌女儿樊锦诗,“苍柏如佳赋,青松若锦诗”,五十年如一日,如青松一般坚守于敦煌......他们,共同书写了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历史命题,凝聚了一道短暂而永恒的光。

何为光?是故乡金黄的脸孔,是流着图腾之血的造物者;何为光明?是文物守护者们燃烧自己,点亮文明时空。他们以心为笔,以血为墨,用一颗匠心呵护着国之瑰宝,由此连接了过去,且烛照着未来......钟同学给出的回答掷地有声:“我们一家都将金钱看得很淡,我更愿意追随樊锦诗老师的步伐,投身于此,燃文明之光,筑文明之邦。”

“忆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青年同学的追忆和描述,一个个踔厉奋发、朝气蓬勃的形象跃然纸上。反观当今社会,部分青年受网络大环境的影响,沉溺于“丧文化”,在本该发光发热的年纪里自甘“躺平”,将“摆烂”活成理想状态,奉“及时行乐”为人生信条。“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朱颜尚未辞镜,朝气却辞了少年。缺少人生目标,缺少榜样学习,缺少心中“光”的指引,可能永远无法迎来生命的花期,更不必说燃文明之光,守望传承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明不断迈进,亦须在守望中传承。如今七十三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新时代的荣光正冉冉升起,吾辈应乘时代浩荡之东风,寒窗苦读十余载,直挂云帆济沧海,推动中华文明的风帆远航,让中华文明在新的岁月中熠熠生辉。

君须记,中国青年应以“为中华之崛起”而砥砺前行,需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书生意气,击响“无用方为大用”的时代强音,立于历史万古长夜,勇为中华文明之光。


编辑:何雅丹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