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名师风采
启迪心灵,传承希望 ——一位教师的使命与责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 通讯员 石江婧 

王晶,女,汉族,本科学历,毕业于怀化学院,人文教育专业。现为洞口县石江镇江潭初级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自2018年9月从教以来,她一直耕耘在农村教育的讲台上,用一片赤诚之心,坚守着一位普通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学生的热爱。

倾心教育,终成梦想

小时候的梦想有很多,可在她的心里,从来没有把成为教师当作自己的梦想,与其说是不敢,倒不如说是敬畏,一种与生俱来的敬重和畏惧。直至选专业时,她大胆选择了师范专业,毕业后顺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实习的一年,与学生的朝夕相处,更让她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相信: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度过一段自己都能感动的日子,终将遇见最好的自己,小时候不敢做的梦,那段充实的岁月,终究让她梦想成真。

醉心教学,传道授业

刚进石江镇江潭中学时,她凭着年轻的那股钻劲儿,那份对于工作的热爱,全身心扑在了工作上。白天认真上课,晚上挑灯备课、批改作业,经常熬到深夜。课余时间还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教学经验。在听评课活动中,她认真听每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并详细写好听课笔记,反复琢磨课堂细节,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当时她任教七年级语文,对于一个经验不足的新教师来说,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她反复研读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名师专家的教学视频,并结合实际总结教学方法。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常鼓励她外出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她深知外出培训是教师最好的福利,所以每一次培训的机会,她都格外珍惜,总会认认真真做好学习笔记,回到学校后反复琢磨,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

2022年,学校领导给她一次机会,让她参加县级教学能手比赛。从接到通知时的忐忑,到勤学苦练后的从容,只有她明白,这进步真是来之不易,期间蕴含着多少次反复模拟练习,多少次加班加点的熬夜,又有多少次的沮丧和不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和努力,她终于获得了县教学比武“一等奖”的荣誉称号。

就是这样,她凭着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使原本沉闷、单调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活力,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这也让她感到莫大的安慰。

关爱学生,无私忘我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在心中充满爱,让学生在爱的海洋中成长。王老师做到了,天气变化时,她提醒学生增减衣物;学生生病了,她立马送学生去医院看病拿药,有时还垫付医药费。她所在的学校是寄宿制初中,不少孩子的家长都外出打工,所以对于留守儿童,王老师便多了一份牵挂,一份呵护。尽心、细心地让这些留守儿童在爱的阳光里茁壮成长。

她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学困生转化工作,总是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地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她还采取措施,让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一名学困生结对帮扶,请授课教师辅导学困生功课,定期召开学困生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支持。班主任、授课教师、家长、优秀学生齐抓共管,这样一来,她班级学困生转化效果就十分明显。

她坚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积之于厚,发之于薄,不仰头看蓝天,不低头视白水,只把一行行扎实的脚印深深印在教育的沃土中。这就是踏实勤恳,积极向上的王老师,她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来鞭策自己,使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编辑:蒋易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