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名师风采
双清区龙须塘小学唐荣芳老师:34年 她只专注这两件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姚顺民)“孩子放到唐老师班上,我就放心了”家住新华印刷二厂家属区的姚红在电话中对在外地工作的丈夫说。姚红和她丈夫曾经都在原新华印刷二厂子弟学校读书,当年她们的班主任老师就是电话说里的唐老师。由于企业的改制,新华印刷二厂子弟学校的一部分并入了现在的双清区龙须塘小学,当年在唐老师班上读书的学生,其子女又到了读书的年龄,纷纷要求到她班上就读,因为他们觉得:“唐老师真的教得好!”

唐老师的名字叫唐荣芳,先后在新华印刷二厂子弟学校和龙须塘学校教了34年了。她是1984年初中毕业考上中师的,当年有那么一批优秀的初中学生,放弃读高中再考大学的机会,选择了早早工作,献身小学教育事业,她就是其中之一。从十几岁的小姑娘到现在五十多岁的老教师,一晃就是34年了,她对别人说:“我这30多年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教学生读书,另一件就是教学生做人。”

“牛不背犁也老了,这个班我来接吧”

2019年下学期,由于工作调动,二年级155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找了几个年轻人,都不敢接,因为大家都知道,当时这个班的语文在全校排名最后一名,数学排名倒数第二名,学校领导的想法是找一个新来的不知情况的老师来接任,但新老师也很快获得了这个班级的信息,也不肯接,领导想到了教学经验丰富,又肯挑重担的唐荣芳老师,结果她二话没说,欣然接受了。她说:“牛不背犁也老了,这个班我来接吧,我这个年纪了,不要评什么职称,也不要评什么优秀了,不要为难年轻人了。”。她接手这个班后,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进行了认真分析,她发现有些学生为什么老是玩,成绩却不差,是因为方法正确,针对本班情况,认真记录了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了专门的成绩提升方案,她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育学生认真思考,并一一落实每天的学习任务,睡前回顾当天的知识,并和家长沟通交流,要求家长配合、督促孩子每天坚持。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有回报,经过半年的努力,这个班在期末测试中,语文全校排名第二名。

“教书不是平铺直述,而是正确引导”

自1987年从教以来,唐荣芳老师一直认为,教书最好的方式不是平铺直述,而是正确引导。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她特别重视对学生解题过程的指导。每次考试,无论试卷来自何方,她都会先亲自把题目做一遍,从而详细了解每一道题的考查的知识点和用意。每次考试后,她又会将每一道题的正确率进行统计,从而分析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真实掌握情况。碰到一些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她就会十分详细地为学生分析解题的全过程。她说:“我对学生讲题目从来不是只讲答案,而是一步步地引导他们。”在给学生们讲解的时候,唐老师会要求他们重复读题,在读题的过程中寻找题目中提到的关键词,从关键词中去分析解题的方法。若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唐老师则会通过提问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导,先给一些明显的线索,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再给一些隐形的线索,让他们一步步地得出正确答案。

“做人先立品,做事先立身”

从教这么多年来,唐荣芳老师始终把“做人先立品,做事先立身”这一句话牢牢记在自己的心中。她深知“其身正,不令亦行”的道理,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每天早读,她总是早早地在教室门口等待学生们的到来。从教34年,她当了33年的班主任,她对学生关怀备至。学生胡美丽好几次中饭不吃,经过了解才知,家庭困难,当月生活费不够,于是资助其生活费;在学习上关心学生,一天学生王乐满含泪水找到老师说不想上学了,了解才知考试成绩不理想,想留级,唐老师找他谈心,一起分析成绩落后的原因,寻找提升成绩的方法,鼓起他学习的勇气;有一段时间龙建军,始终不在学习状态,问之,他说出了心中的苦恼,因为不能完成父亲交给的学习任务。唐老师及时与其家长交流,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之后成绩直线上升。转化差生是唐老师几十年来最拿手的好戏,其实还是因为她对差生充满了爱,她说“成绩差的学生并不是学不好,他们只是基础差一些,只要付出足够的耐心教导,他们也会慢慢改变。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是哪里都很优秀,他们有时候也会粗心大意,所以需要督促、鞭策他们,变得越来越好,所以好生、差生,在我这里没有区别,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

34年,从风华正茂到两鬓微霜,虽然已过知天命之年却依然富有战斗力。唐荣芳老师始终坚守着对教育的初心,硕果满枝,送过二十多届毕业班,任教的班级语文成绩全部优秀,2013年,她任教的113班参加毕业班质量检测,学校获全市一等奖。所教班级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等各项指标一直居于同年级的前列。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和优秀班主任。

编辑:阳恬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