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鹏
近年来,邵阳县河伯乡党委结合实施“智慧党建”工程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使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村党员特别是党的基层干部要求越来越高,影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正逐渐显露出来。
党员发展难度大。一是高中、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务农的较少,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农村共青团组织活动较少,发挥作用少,共青团推优工作力度不够,致使在青年当中发展党员困难较大;二是在农村中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手对入党有畏难情绪,原因是入党后要经常参加一些学习,经常开会,怕影响生产和经营。
村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办法少,措施不得力,存在着重发展轻管理的情况。农村部分无职老党员,虽然思想觉悟高,但在儿女成家后,普遍自己生活困难,有的连交纳党费都很困难,在群众中发挥不了带头作用。个别党员素质低下,党性观念淡化,把自己混同于普遍群众中,有的甚至在农村群体性事件中站在党组织的反面,煽风点火,出谋划策,参与其中。农民党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差,致使他们的观念陈旧,工作能力不强,更缺乏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好点子、好办法。
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年龄老化、党务知识较少。以河伯乡为例14个村支部书记,50周岁以上的10人占71.4%,这些支部书记年龄到,党建业务知识较少,支部活动开展的方式办法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农村党建工作中,必须针对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加强教育引导,切实把开展主题教育打下的良好基础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精神活力。
一是建设一支坚强的领导班子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能人、明白人当村官。采取“走、派、挂”、“两推一选”、“公选”等多种渠道,选拔回乡的退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和农村致富能人、明白人当村官。选好配强党组织班子,村级班子中能人占多数比例,使党组织服务“三农”工作的整体能力得到增强。
二是建设一支作用发挥良好群众信任的党员干部队伍。壮大党员队伍。以退伍军人、返乡青年、致富能人、村组干部为重点发展对象,加强党员发展工作,逐步形成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有一定妇女比例)的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考察,成熟一个纳新一个,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三是建立运行顺畅的工作制度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完善组织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党员发展、村党总支(支部)书记工作职责、班子成员工作职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村“两委”关系协调。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充分进行调查研究,努力实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完善村“两委”议事协调制度、村级事务“一事一议”等制度,村内重大事务必须村委会、支部会、党员大会讨论决定,使党政班子团结协调,党员参政议政能力明显提高。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完善民主评议党组织班子成员和村干部制度、党员干部民情恳谈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四是建立一个文化宣传阵地。紧紧围绕乡风文明,构建和谐农村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和民族文化特色,成立文化活动中心,完善和配强农村文艺队,并充分利用节日和农闲时间开展文艺表演,乡党委和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深入农村指导好农村文艺队开展引导工作,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