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文学作品
烟霞风致 磊落诗心——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之一周笃文先生为《费世明诗词集》作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诗乃心灵之香。好诗词能令人振奋、沉醉、感发意志,流通精神,以致于手舞足蹈而不觉。近读世明诗词,亦时有令我兴奋之句。世明生长在湘西南之奇胜山水间,自幼感受着岚光水色之秀气,蒸沐着魏源、蔡锷之高风。灵心善感,壮志凌云。发为诗词,弥见烟霞之高致与磊落之诗心。

故乡山水,是涌动于诗人心中的最重要的情愫。其《洞口一桥记》云:“予赏斯桥,美不胜收。三墩潭中,状如砥柱;两路墩外,形似鹏翼……东有雪峰广场,北有华西花园,数千座瑶台矗立。二桥接宽衢,三桥起宏规,大道环城若天街……古萧姓之文昌塔,方学士之读书岩,蔡将军之松坡街,皆须臾可达。县城处湘西,背靠雪峰,前临资水……驾戎车可抵三疆,行商旅能至四海”。

其《洞口赋》云:“三湘胜地,五溪名城。背枕雪峰,吮迭嶂之灵气;前临资水,阅惊涛之明滢……四面环丘,双洲出潭……蜿蜒硖江,犹飘绿色绸带;游览景点,若翻彩页画册”。反应此一题材之佳句妙想,真可谓层出不穷。

如《独行风车口西岸》:

层林壁上照深湾,隐隐清溪翠岭环。

何用苦寻渔者路,此间湄石亦能攀。

一、二句写出境之清幽深窅。第三句笔锋一转,陡地以反诘口气,为我们推出一个仿佛桃源仙境的湄石深湾来。笔姿灵活,引人入胜。特别是首句点出之壁照,表明时近傍晚,更是蕴秀藏奇之笔墨,不可轻易读过。

再如《题双龙桥亭壁》:

两河并泻号双龙,片月擎宫贯此空。

迢递玉墀通碧落,别开仙境万山中。

全章灵气珊珊。最喜其以“片月擎宫”形容拱桥如月贯云霄。接着以直通碧落补足。是奇思妙想,令人拍案了

其《仲冬与季弟归里》:

层麓经霜久,蹊中委叶深。

到乡时已暮,把火过重林。

以及《大丫口南峰坐霁》:

非藉狂飙至,秋阴能自敛。

晨暾浴我眸,千嶂云霞染。

皆五言绝句,两结俱佳,见出诗人笔下神采与胸中奇气。其断句云:“管它荒径花沾雨,来听幽溪泻月声。”以及“晨曦一片胭脂色,独出蒙蒙细雨中。”皆极饶风致之美句。

又其《过文昌塔下》:

一雨纵横亘二洲,芳林塔上鸟啁啾。

时人不识蹊中客,正挟风雷作远游。

虽脱胎梁任公,而胸中英气勃勃,溢于纸上。

世明诗的另一情结,是对家乡英杰之缅怀。如《访金龙寨古寺》:

胜日登临近紫霄,旧时遗墨在僧寮。

方公自有超人笔,何让清兵铁马骁。

注云:寨在洞口竹市镇东。明末志士方以智避清兵于此寺中为僧,有联云:拔地千寻,碧汉空中悬古寺;隔天五尺,白云堆里响残锺。诗人认为此等雄文,可胜清兵万千铁骑。意境高拔,读之振奋。其《金潭缅怀魏源》云:

一代文章震帝都,名齐龚魏志难殊。

今人回首看华夏,引响百年海国图。

诗对这位乡贤的文章、著作深表敬仰。“今人”二句,充分肯定了其《海国图志》诸书的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其缅怀蔡锷有《宿松坡街缅怀蔡锷都督》:

软禁从来志未移,当年洪宪苦登基。

红颜不是消磨物,只助英雄举义旗。

又《金鸡田看蔡锷祖坟》:

青山如列戍,龙脉荫雄才。

岂在功成日,角声动地哀。

皆悲壮慷慨,掷地有声。

又如《白竹山谒刘世玉墓》:

英雄殉国去,故土一荒茔。

自古多忠烈,今人为汝倾。

刘世玉为明末总兵,清军破武冈,满门十四口同时殉难,故于句末重笔表之,同令英灵浩气长与河山同此不朽。

世明为诗工于炼句,笔致雅畅。而气象之发煌,境界之清奇,尤足多者。如《同刘征等人到翰苑碑林》云:

蜿蜒客路上穿山,忽入虚岩石彩间。

无怪斗移星座乱,文章在此岀烟寰。

诗之高情雅韵,奕奕生辉,谁不为之动容。世明春秋方富,持之不懈,其成就岂可限量哉。

编辑:李思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