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去邵阳县参加了一次邵阳市的科技教育工作会议,回来以后,和学生们分享了一下,忍不住说出了自己对科技制作的想法,本来自己小时候就对玩具很感兴趣,我们这里俗称“玩把戏”,小时候一玩可能就是一整天,到了连饭都忘记呷(吃)的程度。那时候只是在幻想,长大后一定要成为像爱迪生一样的人,给这个世界制作出许多东西。幻想是美好的,因为它很难实现;现实是真实的,因为我现在是一名乡村教师。但我总希望有那么一天,可以做一点什么东西出来,和自己的学生一起也可以。所以我表达了我的想法,想看一下他们的回应。
科技制作不同于“玩把戏”,它需要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去引导学生,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喜欢,还需要将这种喜欢传递给他人,当然学生自己本身也喜欢更好,他就会更加乐意去做这件事情。并且我认为科技制作一定要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最好是与学校相关。前不久的县统考提醒了我,在安排考场座位的时候,班上面的位置一拉开,地面上的污垢就像蟑螂一般四处蔓延开,这里一块,那里一块,有密集症的人看到肯定受不了,甚是刺眼!这触发了我的灵感,我当时没有和学生说什么,只是按照学校的要求用铲子把那些污垢铲除,但安排几个力气大的男生去做这件事也显得很费力,当时就在想能不能制作一种工具,让这个过程更加简单,更加省力。
这一次听完许多讲座后,开阔了眼界,收获颇多。尝试着与学生分享,并讲出了我当初的想法,鼓励班上面的66个“诸葛亮”发挥自己的想象,来一次头脑大风暴。当然这只是尝试,因为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尤其是初中生,虽然比不上高中生,但也面临着升学压力,很多孩子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这样的事情,一门心思只想着学习了,我只是在尝试着。没有想到,第二天就有一个孩子主动走进我的办公室,和我谈论这一件事情,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个孩子平时非常内向,成绩也不太好,所以平时很少和其他人交流,但说起这件事情起来口若悬河,话匣子好像一下就打开了,各种奇思妙想,当我提出建议后,他立马提供了各种改进方式,让我震撼。后来他还就此事和我交谈了几次,还在网上面查了相关资料,再一次让我震撼。我鼓励他坚持下去,把他做为一生的事来做。“玩把戏”是我儿时的喜好,也是我现在想做却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他也喜欢,我似乎在这人世间找到了一个忘年交,真心希望他最终能够把作品做出来,当然我会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指导,但我希望以他为主,因为孩子的想象:无所不能!
(张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