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草药多,田头路边,溪畔沟旁,随处可见,在乡下时,天天和它们打交道。那时候的我,很少知道到它们的神奇效用,只把它们看成没有什么用处的野草。譬如车前草,我们天天采它回家,仅仅是为了喂猪。
我真正认识到车前草的药用价值,是岳母病重的时候。那年岳母患了一种炎症,吃不下东西,全身疼痛。送到医院,医生建议到长沙大医院去治疗。岳母不愿意折腾,犟着要回家,她说大不了是个死,那年岳母84岁。
妻子不知从哪里听来了一个单方,说车前草能治炎症,吩咐弟弟弟媳,每天去田头地边寻一把车前草,煎水给岳母当茶喝。弟弟弟媳照着做了,一个星期后,他们打电话来,说岳母喝了车前草水,炎症奇迹般地好了,能四处走动,高兴时还和村里的老人打打牌。
我和妻子回乡下看望岳母,天天给她熬车前草水喝。那时我正发炎,每天也喝几杯,回城时,炎症竟好了。从此,我对中草药有了兴趣,买了一些中草药书籍,有空就看。书上记载: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止咳祛痰、凉血解毒、明目抗炎等诸多功效,能治多种疾病,是我们中华民族医药宝库里的瑰宝。我想,退休以后,回家乡做一个草药郎中,悬壶济世,肯定其乐融融。
退休后,没有回家乡当草药郎中,却飘洋过海去了异国他乡带孙子。也许是水土不服的原因,到了女儿居住的国家,我的身子时有不适,炎症又开始作祟。这种毛病如果在国内,去药店买些消炎药,吃几片也就好了。可这个国家对药品控制很严,没有医生开的处方,药店不卖药。我害怕找医生,主要是语言不通,难以交流。女儿女婿工作忙,我不想让他们为我的一点小毛病而分心。
我想起了车前草,对妻子说,用车前草煎水治疗。
这里靠近太平洋,气候很好,温暖是一年四季的主色调。人们的住房都是别墅,一幢连着一幢,有的建在山上,有的建在平地,到处是树木和草坪,还能见到田野。我和妻子去田野上寻找车前草,寻了几天,都空手而归,也许,这里不适宜车前草生长。我想放弃了,妻子却坚持寻找,她说,我不信这里没有车前草。
果然,在海湾边的一座小山头上,我们找到到了车前草,一株株,一丛丛,匍伏在草地上,舒展的叶子在冬阳下闪耀着绿色的光泽。我和妻子如获至宝,一边采一边有说有笑。有个女人好奇地走过来,是中国人,也许她和我们一样,也是来这边带孙子的。在这里工作的华人不少,来这里照顾孙子的老人就多,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人在这里生活工作。她问我们采什么,我说采车前草,她噢了一声,说,车前草啊,这里也有车前草?那语气,仿佛车前草是她久违了的老朋友。我说,你对车前草很有感情啊。她说,不错,是有感情,当年下放在农村,用它治过病。那时,知青手里大都有一本草药册子,有了小病小痛,就对着册子去田野上寻草药,倒也节省了不少药费。原来她是知青一代。“你们采这个治病?”她问。我和妻子回答是。她感慨地说,中草药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瑰宝,可惜现在没有多少人懂得它了,你们来到异国他乡,还忘不了它,真是难得。
她的话让我感动,像她这种对中草药怀有这么深厚感情的人,国内也不多了,在异国他乡,更是寥若晨星,而今天,却让我在这里遇到了。我和妻子有种他乡遇知音的感觉,和她聊起草药。我和妻子说,祖国的传统文化,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我们这一代不能忘记,下一代也要记住,子子孙孙都要记住。她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经常对孩子们说,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根,不能忘记祖国的传统文化。
回到家里将车前草煎水,喝了几次,炎症就消失了,身体恢复正常。我很庆幸,在异国他乡,也能用上我们中国的草药方子。(龙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