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已毕业四年,尤记得高考失利时的悔恨和填志愿时的迷茫。大学几年,不好不坏,没挂过科,没谈过恋爱,倒是拥有了一群关系匪浅的死党。
挥手和校园生活告别的那阵子,本是可以在大长沙找一份好工作,好好感受感受大城市的繁华喧嚣。可天生小棉袄的我,妈妈的一个电话便影响了我的一生:“孩子,你找工作,离家近点才好。”
听妈妈的话,回到了当时离家最近的地方,兜兜转转,好似十年之约,光阴仿佛逆转到了原点,回到曾经的小学堂。所幸,我们读书的那栋教学楼还在,景在,物在,可唯独你们不在。那时在这儿,我才读六年级,别人都叫我小黄毛丫头,古灵精怪,聪明伶俐,人很瘦小,稳坐第一排,当过各种班干,深得父母信任,老师喜欢,同学羡慕。
于是,在这儿开始了我的从教生涯,我和新进的同事背着行囊踏入这片故土,第一眼,操场上满是沙石和尘土,当时老校长正埋头挥舞着锄头进行清理,大汗淋漓。见到新来的我们,忙掸去身上的灰尘,满脸笑容,热情的同我们聊天,洗去了我们奔波时的劳累以及初来乍到时的不安,让人心中充满了暖意。由于一栋新教学楼还没完全竣工,我带着一群学生去了居民家里,最原始的黑板和锤子铁块响铃器,有些陈旧泛黄的课桌,几根粉笔和一个黑板刷,小而窄的教室,紧紧围绕在一块的学生和我,这就是我当时的全部家当。居民家门前一块不大的黄土坪,就是我们临时的操场,天晴还好,顶多是尘土飞扬,我们只能半眯着眼;可到了下雨,湿湿漉漉,不管穿什么鞋,总能溅湿裤腿。好友来看过我一次,后再邀她,便不肯再来,怕是嫌难换裤子吧。艰苦奋斗了一个月后,我们迎来了小小的春天,新教学楼建好了,那天,同学们欢呼雀跃,一窝蜂的把课桌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后来,我们不仅忙着教与学,还忙着和领导们一起,为学校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过去,第一届学生毕业离我而去,心中满是伤感,你们就像是我的孩子,更像是我的朋友,曾陪着我肩并肩走过艰辛而又难忘的岁月,从此,五乙班学生的每个名字都刻在我的心里。很巧,后来的两年,抽签都是五乙,许是我和学生持久的缘分吧。
最近的一年,也是充满挑战性的一年,启蒙教育,曾经多少次我在梦中呼唤的名字,如今我也能像当初教我的老师那样,用心的栽培着每一个孩子,他们还那么小,小到分不清到底什么是对,什么又不该做,他们就像是一张白纸,所以,我深知身上扛的担子很重,我正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过,我有信心也有决心让他们学好,从坐姿、写字、语言、行为等…我身体力行,注重他们的养成教育,力求让每个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塑造良好的品行,值得欣慰和欣喜的是,虽然他们偶尔会调皮捣蛋,但真正学习起来却有板有眼,写的字字正腔圆,颇有看点;说起话来也有理有据,甚至写起句子来,还能让人拍手称赞。
新校长忙着合格制学校的创建,事多辛苦,却也会时不时的来班里转转,给学生们加油鼓劲,她是一个细心而又认真踏实的人,总是不忘时不时的也给我点个赞,我也一直备受鼓舞。虽然不仅忙着教学的事,还兼顾一些其他的工作,但我却始终兢兢业业,不曾倦怠。班里有好些个家长,每次来学校,看到单薄而又瘦弱的我成天那么忙忙碌碌,总会叮嘱我多注意休息,甚至还会给我带自家做的包子馒头,生怕我饿着。
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模样在变,学校的样子也在悄然而变。你看,如今的校园多美,我见证着它的变化,它见证着我的成长;我携着学生蜕变,学生伴我到老。
初中毕业后的十年,又是正好十年,我又开始了另一段征程,虽然有点措手不及,但可能一切自有天意。回到了母校,看着亲切和蔼的老师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初,聆听着他们的谆谆教导,这里处处有着我初中三年求学岁月的影子,庆幸当初没有让老师们头疼不已、操碎了心,我将在这里继续不负韶光。
家长群里心心念念的我,学生在电话里扯着嗓子说想我,好几次坐车在路上无意听到来自陌生人的对话,对话里居然会聊到我,谈到了实际上在他们眼前,他们却不认得的我。那个他们口中的我,是那么的让家长和学生们喜欢和眷恋,原来我离开的这些日子里,他们一直不曾忘记我。是的,当面夸的让人高兴,背后偶然听到的却更让人落泪感动。想起曾经不管所教哪个班,家长、领导、同事都是无条件配合和信任支持,这也算是过往教书岁月里一个好的答卷吧。 我虽怀念过去,可我还得坚守向前,勿忘初心,我愿用我的辛勤与汗水,在同一片蓝天下,伴着你们步步成长。(邹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