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文学作品
我的母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的周末除了赴女朋友的约,其余大部分时间我在家里,是个技术宅。上一次晨跑具体日子已经忘了,显然很缺乏运动。

今天照例没约会,不必早起盥洗梳妆,虽是早醒了,身体不适,迟迟懒着不肯下床。

母亲一贯起得早,我们早上吃不惯米饭,她就学着外面店里的花样给我们做各种来讨趣我们。

像米粉有汤粉和炒粉,又分圆粉和宽粉,我不喜宽粉,她就不做,我不愿起床去陪她买菜了,她也依着我,独自去了。

面条有汤面和炸酱面,绿色无添加的面酱市面上很难买到,以前邻居送我们一些,味道很正,之后就再没有了。

我爱吃西红柿鸡蛋面,母亲讲我会吃,我咧嘴笑笑,馋的时候就撒娇,她便去了厨房做好了端来。

蛋炒饭那是金黄色的或是酱油味的或是老干妈味的很大的一碗,我通常只吃1/3的量,因为从小被爷爷宠大的缘故,我不喜米饭,自然就不吃,炒饭也是米饭的一种,我也是不爱的。

心血来潮她也做点水饺、馄饨之类的,我向来喜欢甜食,故却爱吃汤圆,她便依我的口味学着做。

在我记忆里,母亲曾说她嫁到父亲家前是不进厨房的,更别提煮得一手好菜了。

外公外婆都是知识分子,我年幼时,父亲还在药材厂上班,少有假期。母亲则是个名符其实的家庭主妇,常有时间带我回娘家。

印象中的外公能说会道,与世无争。他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出口就是知乎者也,那时的我还不懂什么叫四书五经,只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努力读书,做个像外公一样的文化人。

外婆上过私塾,学过绣工,给我做了不少手工布鞋,原是个知书达礼的时代女青年。我在母亲的房间见过外婆年轻时的照片,马尾旗袍,着实一代佳人。

但母亲似乎巧妙的避开了父母的优点,她是当地出了名的假小子,短发、男装、皮鞋,是她的标配。她回忆说儿时从没穿过裙子。

上树掏鸟蛋,下河拔水草是常有的事(外婆养了几头猪,家里人多地少,没有余粮,靠到田间割管子草或者下河拔水草煮了来喂猪)

母亲不喜安静看书写字斯文地“像个姑娘”,自然学习成绩向来也不怎好。初中未毕业就辍了学,打包行李便扬言说要去远方做生意赚大钱,外婆拿她没辙,给了盘缠任她去了。

现在想来,我的性格顽劣时,定是母亲传给我的了。

中年的母亲可比儿时温柔太多了,她随和且爱笑,这点我倒是遗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了。今日晚饭时,弟弟又提起说想吃百富广场的重庆鸭霸王了。

他嘴馋,已和我说过多次,不忍推脱,我虽身体不适,却也能勉强走动了,只是头晕的厉害。

晚饭后裹了棉衣才敢出门,和母亲一同去,她劝我待在家休息,我不放心她一人,执拗不过,也便依了我。

她先拿了空牛奶盒下了楼,我尾随其后,见她递给楼下房东老太太,说是拿给她放在鸡笼里垫着,方便清理卫生。

房东太太没了老伴,年事已高,生活枯燥,便养了几只鸡拿来逗趣解闷,我欣喜母亲心善,总惦记他人。

我们才搬来这里不久,母亲虽不善言谈,却和楼上楼下的住户关系处的甚好。许是她爱笑的缘故吧。一路上,她挽着我走,我比她高,我很乐意这样子,像是在护着她。

到店里我悉数点了好些东西打包,店家手法很娴熟,我接过找回的零钱递给母亲便出了店门,她跟在后面突然站住,然后转身又进去了。

外面已开始飘起细雨和凉风,我只觉头重脚轻,等在原地,她出来和我讲店家多找了50块钱,退回去了。

我没说话,想着换作是自己,会不会也这般毫不犹豫。我佩服她的果断。

走到半路巷子口处,一夫妇摆了一摊蔬菜叫卖,母亲停住问价,借着路灯约摸能发现菜已不再新鲜了,大叔忙张罗着解释说,就剩这么些了,早点卖完好回家了。

我看了手机,8时17分。天已经很黑了,冷风吹得我直哆嗦,母亲买了约够全家吃两天的食材。

离家还有段距离,我不愿她受累,接过菜什,着实有几分重量,母亲念叨着,冬天来了,卖菜起早贪黑不容易啊!我依旧没说话。

眼看再过一条街就到家了,总算快了。路边大婶水果推车经过,车上仅剩些许水果了,可能她此时也在同我们一样往家里赶吧。

我这么猜着,母亲又停住,问了价便不分好次的全揽了,大婶笑着说“早点卖完好回家了”。

这下大婶可以踏实的回家了吧,好不容易我们也终于到了家,我两腿发软,额头直冒冷汗,许是疲劳的缘故。

母亲赶紧帮我端了热水来泡脚,这一刻,我贪婪的享受着这个虔诚、善良、朴实的母亲的爱。(吴勇杰)

作者:吴勇杰编辑:罗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