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文学作品
家里那台三十六岁的电风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以前住在水头扶夷村,那是九一年建的房子,是那个时代的开发区吧,岁月的更替现在也变成了老房子了,一条清澈的江水从房面前流过,绿树成荫的柳林中是我每天散步的地方,那里还有五棵遒劲的古松,很高,树叶展开每一颗荫凉面有一亩多地宽,是人们夏天休闲乘凉的好地方。

我离开老家住许多年了,与老家的房子一个在城南,一个在城北,当然小县城不是很大,2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因为房子边上还有些菜地,老妈就舍不得,老妈快80了,晚上经常散步过来新房子住下,白天基本上我的老妈在老房子与一些邻居在打打小牌,一人在做中饭,可能中午我上班的地方离老房子近,中午我基本在房子里陪教参妈吃饭,以前种的小果苗,现在已经大树成林,特别是自己种的葡萄、枇杷、红心柚,枣子都已挂果,不同季节享受自己劳动果实;让人有种厚实的感觉,老妈自己养养鸡、种种菜,有点优哉优哉的感觉,当然还有樱桃树没有长成,我们在企昐着红樱桃的甜蜜。

夏天天气炎热,我老妈基本不用空调,她喜欢用我家那台骆驼牌风扇,家里的这台台式风扇已经30多年了,记忆中父亲在我读初中时买的,风扇叶子全是钢皮做的,没有变形、没有脱漆,连外面镀铬都只有少少的点点铁锈,用了这多年,好像也没有打过油,没有用心擦洗过,秋天收好放在角落里,夏天热了擦洗一下灰尘拿出来就用,这样年复一年,用了30多年,现在还在安静的为家人服务,风很大,不论摇头还是转动没有一点杂音,只是外壳有点灰尘看起来有点陈旧,可这台骆驼牌风扇还是这样顽强,却又不起眼,让人感觉一阵唏叹。

记得以前父亲说过是牌子货,现在的风扇品牌大家知道基本上是美的,以前的牌子货我们记忆中知道的不多,上海牌、飞跃牌电视机,凤凰、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燕舞牌收录机,都是上海、江苏一带生产的大家叫“三响一转”,谁家有几样这种电器,一定是有钱有本事的人,因为这些物质当时是要凭票才能买得到,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我只知道我父亲有个朋友在江苏苏州担任供销社主任,好象是那个主任给我家搞来的。

自从我家有了这台风扇,当时的乡下大家都没见过电器,这是大家见到的第一台电风扇,插上电就来了风,凉爽的风让大家特别开心,也让大家感觉奇怪,一到晚上母亲也喜欢把风扇拿出来放在门外,让大家一起凉快凉快,于是整个夏天我家变成了小乐园,老人们摇着用棕叶做的大蒲扇慢慢走了过来,一起在风扇前聊天谈地,听广播,小孩们光着屁股玩乐嬉笑,跟着摇头的风扇走,大人们大声说别挡着我的风,小孩们只是报一声欢笑,继续玩他们的跟着风扇跑的游戏,因为那时我们住在万峰山乡下,当然并没有现在这样热,大人们也只管聊天,我呢却要跑到井边去提一桶冰凉冰凉的井水回来,一只用竹筒做的勺子放在水桶里,大家聊天渴了好喝,没有开水。

因父亲工作调动,这台风扇跟着我们也从乡下搬到了县城,城里可热多了,一到中午吃饭就要开,后来又搬了几次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又增加了新的风扇,客厅也开始装了吊扇、空调,其它的新风扇换了一茬又一茬,都已经变成了废品,可这台骆驼牌风扇一直没坏,也就一直没扔掉,不知是以前的产品质量太好,还是以前的国有企业工人秉承大国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真正的视质量为生命,才有这台30多年的老风扇。

因为我在制造企业呆过,企业天天在追求降低成本,外壳、内叶都换成了塑料片,风扇用的时间一长,风扇叶子受热的影响变形,没有了弧度,变成直直的叶子,所以使用寿命三二年就不能再使用,也许这是中国改革质量之痛吧。

许多年过去了,这台风扇还在使用,这台风扇带给我少年许多的乐处与回忆,也一直保留着这份快乐,更带给了我对改革之痛的深思,我们在追寻大国工匠精神的回归,也许这是这台风扇给我的启迪吧,不禁让我感慨万千。(刘天红)

作者:刘天红编辑:罗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