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文学作品
冬天里的一壶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午下班后,同事邀请去外面大排档小撮一顿。长时间吃公司里那种丟水里不浮一颗油星子的饭菜,肚子早已抗议了。苦于没有时间和机会打牙祭,只得忍天算天。现在见同事相邀,欣然同意。

下班打完卡,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公司旁大班商业城饮食区的湘缘大排档。

走进湘缘,老板娘满面春风地把我们领到一个桌面上已有四副碗筷而且已经上了两个菜的圆桌旁,然后问我们需要喝什么酒吗?

其中一位同事说:下午要上班,不整白酒改喝啤酒吧。

老板娘问:青岛、雪花还是珠江、金威?要冻的还是不冻的。

如此寒冷的天气,谁还喝冻的啤酒?我巴不得有热啤酒呢。其中一个同事半真半假地说了起来。

同事开玩笑说的“热啤酒”一词打开了我脑海记忆的大门,在自己的家乡每逢冬天寒冷的天气喝米酒,都要事先把米酒倒进锡壶里然后放在火堆上焙。焙到锡壶嘴有热气冒出就可以喝了,此时的米酒进口落肚其中滋味难以用言语来描述。只听喝酒的前辈说:酒热三个味,淡酒呱呱味。

在家乡喝的白酒主要乡亲们自己酿造的米酒,主要原料是大米和土方制造的发酵丸子。这种米酒一般人喝上半斤八两也不会很醉,即使醉了睡一觉起来身体还是老样子。这种米酒的特性是醇和,喝下去没有烧喉口干的感觉。既不上头又不伤身,酒精度一般在20度以上28度以下。因此,家乡的纯爷们无能是平日小酌几盅还是红白喜事吆五喝六的斗酒,喝的都是这种米酒。

作为男人,我自然会喝上几次家乡的米酒。虽然平日里很少喝酒,但是在寒冬腊月一切农作物都收割回来了,没有什么值得操心了。心态好的时候,就找上本村的屠户割两斤肉再加一副肥肠拿回家清洗干净再吩咐爱人去菜地里摘些蒜叶回来。一家人齐齐动手,妻子烧火我切菜。三下五除二把菜炒了出来,乖巧的女儿问:“爸爸,要不要烫二两酒呷。”此时,妻子微笑着掏出五元伙同那个专门热酒的小锡壶一齐递给女儿。女儿接过钞票和锡壶蹦蹦跳跳地朝着她表舅舅开的小商店沽酒去了。

把盛满酒锡壶放在红红的柴火上,焙了十分钟左右,壶嘴就冒气了。“开工”,我一声呼喝。妻子找来酒盅,女儿拿来碗筷。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开了,妻子和女儿看着我喝酒的陶醉样子忍不也偷偷盛了一小盅酒尝试着喝一口。酒还没落肚,妻子的眉头皱了起来。此时,女儿鼓着小手掌偏着小脑袋凑近妻子小声地问:“妈妈,酒好喝吗?我想尝一口。”

“尝你个鬼丫头,酒是你爸爸的东西。女孩家不能沾!”伸手欲作打人状,女儿机灵地跑到我身后吐着舌头扮着怪脸朝她妈妈哈哈笑。(贺爱保)

作者:贺爱保编辑:罗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