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一日。
“如果有再见的那一天,我相信,你会比我更耀眼。”
一个看《繁星·春水》的女孩
“小朋友们坐好啦!今天呢,我们要给大家上一堂科学实验课。”
与许佳欣的相遇,是在一次支教活动中。当时她静静的坐在教室角落,看到我们走到讲台上的时候,立马合上手上的书,笔直端正地坐在座位上。恍然一瞥,我看到了那本书的封面——《繁星·春水》。霎时间,我对这个小女孩的兴趣就滋长了起来。很巧的是,我调研的第一个住户,就是她家。
许佳欣正在认真听课(摄 影杨博 刘攀宇)
你总是看着我干嘛?
“你总是看着我干嘛?”面对那样一双沉静的眼眸,我竟一时有点语塞。这不是我第一次支教了,面对过各个年龄段的许多孩子,他们或活泼好动,或文静内敛。但我从未在他们身上见过像她这样平静的目光,卑微而坚定。
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善于展现自我的小女孩。在这个贫穷的小山村里,在众多害羞内敛的孩子中,许佳欣,无异于一颗烁烁放光的明珠,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了解她。
她说她只是一个累赘
跟大多数山里孩子一样,许佳欣也逃离不过这个山村悲惨的命运。父母外出打工,从小由一手奶奶带大。可她又与其他孩子不同,在她四岁的那年,父母离异。因为是女孩,在这个文化条件落后的山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她的父母都不愿意带着这个孩子,也许,在她的父母心中,她仅仅,只是一个累赘罢了。所幸,许佳欣并不是孤独的,她还有心疼她的奶奶,陪着她,慢慢的成长。
同许多山村孩子一样,许佳欣从小就开始负责起了家中的事务,做饭,洗衣,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这一切,都让这个孩子尽早的成熟,那稚嫩的脸蛋上,也出现了一丝她这个年龄中不该出现的坚毅。
许佳欣的家(摄影 杨博 刘攀宇)
“我想走出这个山村,和我奶奶一起。”这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但这是从一个只有七岁的小女孩口中说出,这分量就在无形之中被加重。绕是这样,许佳欣的表情,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依旧是淡淡的语气,淡淡的笑容,令人难以想象在这个小女孩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而再当我想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时候,许佳欣却只是紧皱眉头,闭口不提。就是这样一个坚强的小女孩,让人情不自禁地觉得惋惜。于是,我想为你讲一些小故事。这故事也许是我的,也许是你的,也许是我们的,也许是他人的。
原谅我的不辞而别
“许佳欣,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无法面对你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更不能直视你的坚强。有聚必有散,若是可以,我宁愿没有离别的这一段回忆。在与你相处的这一天当中,我放下了所有的束缚,完完全全的作为一个聆听者,分担你的忧伤,倾听你所历经的伤痛。或许徒劳无功,但是,许佳欣,我坚信,你能有美好的未来,你能挣脱这小山村的束缚,活的自由,活的自在,活出你自己的光彩……”
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世上都有束缚自己肆意翱翔的枷锁,但这并不能决定什么。尤其当我看到许佳欣之后,我才越发的确定这世界上是有美好的。而这份美好要等待我们去探索、去挖掘。如果你能遇见她,或是遇见一个像她这样的人,你会发现,被流水磨砺的瓦石,终有可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邵阳学院赴邵阳县黄荆乡大付村调研团 作者:陈宇豪 周宛蓁 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