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没读什么书,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我儿子女儿读书。”
——邵阳县黄荆乡大付村黎阿姨
苦尽甘来,衣食无忧
8月31日,在当地村民的带路下,邵阳学院赴邵阳县黄荆乡脱贫攻坚助力团——科技支农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顶着烈日来到了大付村十七组8号黎阿姨的家。据当地村民告知,黎阿姨一家可是村里的传奇!在这个孩子上学都是个奢侈的乡村,陈叔叔和黎阿姨这些年却靠着外出经营做小本生意,将家里的四个孩子全部拉扯成了大学生,这如何能不让村民们称奇。
现如今,黎阿姨家里的四个孩子已经全部毕业出去工作。“你看我身上的项链啊,耳环啊,戒指,都是我那些孩子们买的,”黎阿姨指着身上佩戴的金银饰品向志愿者说到,“他们啊,现在都不要我干活,每个月都寄生活费回来,在家里闲的时候,我就种种菜,养养鸡、鸭,放假的时候啊,他们就把我接去城里玩儿,我那女婿啊,人是真的实诚……”黎阿姨一路上不断向我们夸赞着自己的孩子们,心中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志愿者了解到黎阿姨家四个儿女现在大学毕业后的情况:大女儿嫁到邵阳市,在市内有栋七层的房子;二女儿嫁到深圳,目前在深圳有三套房;三女儿毕业于邵阳学院,在深圳外企上班;小儿子在长沙某国企工作,今年实习生即将转正。
志愿者与黎阿姨在路上交流(摄影 杨博 刘攀宇)
外出赚钱,儿女自立
“我们那时啊,刚生了老二,没办法啊,都要读书,只得去深圳做生意卖衣服,那还是八七年左右。”回忆起当初为养家外出赚钱的时候,黎阿姨满是心酸,眼里噙满了泪水。后来接连生了老三、老四,家里负担越发重了。黎阿姨当时跟陈叔叔经过讨论,最终决定让老二辍学,于是对老二说:“爸爸妈妈好辛苦啊,你们中间有一个不读书行吗?”老二的回答却让黎阿姨哭笑不得,“你不给我们交学费,我们就出去打工赚钱读书。”或许是孩子想要读书的决心打动了黎阿姨,又或许是黎阿姨想起当初自己因穷被迫弃学的遗憾,经过那次和老二的谈话,陈叔叔和黎阿姨慢慢打消了让孩子辍学的想法。为了攒钱,两个人没日没夜地工作,终于把那段最苦的日子,挺了过来。
因为陈叔叔兄弟姊妹多,陈叔叔的母亲被接去了其他兄弟家照看小孩,于是四姐弟只得开始没有大人的生活,自己做饭吃,自己洗衣服。在家里他们也从不吵架,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直至现在在外面工作,四姐弟都是在互相帮衬着,感情一直很好。提起孩子们之前的苦日子,黎阿姨的脸上充满了怀缅,那种既心疼又自豪的心情,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
渐入正轨,回馈乡里
黎阿姨大女儿参加工作后就开始帮助家里供其他姊妹上学了,就这样大的供小的,正是这样,黎阿姨的家庭状况,才慢慢的步入了正轨。了解到黎阿姨家对孩子学业的支持,志愿者忍不住问到阿姨和叔叔的学历,“我只读了初中,你叔叔他是高中毕业的嘞,我就是家里没钱,要是有钱的话,我读书还是很厉害的嘞!”尽管黎阿姨满脸笑容,可是眼神中的那一丝遗憾,却还是被我们捕捉到了。
看着黎阿姨健朗的身子,志愿者完全想象不到,阿姨已经在外面做了三十多年的生意,忙活了大半辈子,只为了孩子们走出大山,思想和眼界不再被束缚。“我们夫妻俩是在2015年回来的,孩子们都毕业了嘛,就不用在外面做生意了,三十多年了,也该回来了。”黎阿姨感叹道。“阿姨,现在很多人因为村里穷都往外发展了,你和叔叔怎么不去和孩子享福,而是选择还乡呢?”志愿者忍不住问道。“不去,大付村是我们的根,现在政府扶贫,村里条件越来越好了,环境也比城里好,我们生活在这里很快乐。看到这水泥路了吗,这是你叔叔带领全村人募捐,在国家的帮助下修起来的,我家出了很大一份力。”提起家乡以及家里对大付村的贡献,阿姨满是自豪。
坐在黎阿姨家的庭院里,阿姨忍不住絮叨:“你们陈叔叔啊,就是闲不住,他觉得自己现在条件好了,有义务要帮国家帮社会做点事,前两年自发组织把那口井给修好了,村里人都喝那口井的水呢!那是我们村最干净的水!花了将近三万呐!虽然政府拨了一万,我们家出了两万,又是自己修的,不要工费,但最后还是欠了五千块钱呢!”谈及修井一事,黎阿姨虽有抱怨,但仍是满心的自豪。“后来啊,这事儿一上报上去,你们陈叔叔就成了共产党员,做事更积极了,他还跟着村支书种新油茶,带头修路……”在谈话中,志愿者们感受到的全是黎阿姨对陈叔叔想法的支持。虽然黎阿姨与陈叔叔的年龄已逾五十,但是他们的思想满满的都是要为村民、为社会做贡献。
黎阿姨的视线突然转向了别处,“你们看,你们陈叔叔回来了!”顺着黎阿姨的指向,我们只远远的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一件白的发黄的衬衫,一条青色裤子,在田间小道中不急不缓地穿行,那就是陈叔叔无疑。
志愿者在黎阿姨带领下了解井的情况(摄影 杨博 刘攀宇)
恩爱如初,宠溺终生
山路盘旋,林木青翠,一栋20多年的老房子坐落于山中,黎阿姨家依山傍水,前有水塘波光粼粼,后有竹林飒飒作响。看着恩爱如初的陈叔叔黎阿姨,志愿者们忍不住问道叔叔阿姨的相伴过程。“我要不是看到他长得帅我才不跟他呢!”黎阿姨笑称,“那时候他在株洲做木匠,到了我娘家做事,我看到他长得高大、长得帅,就看上他了,要不然我怎么会到这么穷的地方来呢?你看他现在都还那么高大!”阿姨满面笑容。
“我们两啊,结婚三十多年从来没吵过架!”志愿者一阵惊呼,“你叔叔啊,还从来都不让我做事,你看我的手从来就没挑过水、锄过地。”说罢,黎阿姨伸出双手,志愿者观察到阿姨的手虽纹路清晰,但是光滑细腻,就如同陈叔叔与黎阿姨之间的爱情一样,细腻温存。
图为志愿者与陈叔叔、黎阿姨合影(摄影 杨博 刘攀宇)
(邵阳学院赴邵阳县黄荆乡脱贫攻坚助力团——科技支农服务队大付村纪实 作者:邹汨 邱诗婷 陈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