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需要梦想的,这就好比人需要精神一样。一个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是不可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志高存远,天道酬勤。
从孩提时候开始,父母用他们微薄的工资给予我最好的教育。可是我终究是辜负他们的希望。和他们一样,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迄今,参加教师这个职业队伍刚好一年有余。妈妈曾对我说,你四岁的时候就会站在讲台上,拿着教鞭学当老师了,所以教师这个工作难不倒你。确实也是如此。依稀记得第一次被中心校领导随堂听课的样子,李校长说你绝对不是第一次上讲台,因为你的课太棒了。我笑呵呵地说,我四岁就上讲台了。一年下来,锻炼不多,但成长却不少。平时工作之余,我最喜欢的就是汉语了。对于语言,我天生就似有禀赋。汉语言的书看得倒不少。仰慕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才情,喜欢马致远“古道西风瘦马”的悲凉,感叹于毛主席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宽广胸怀。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还特别迷恋《红楼梦》。于是,我把原著的书看了两遍,电视剧看了两遍,搜遍了众多红学家个中见解,自己也是冥思苦想。从服装到饮食,从人物个性到人物原型,从作者到合著者,我是一一进行探究。读书笔记都是写了好一箩筐。探究到最后,把自己给弄得悲凉起来。一来感慨曹公的笔锋如此犀利,直刺人心,二来感叹里面的妙龄女子最后的宿命是如此惨绝人寰。现在的我是一名初中的英语教师。说实话,在平时课堂里面,我除了教本科知识,有时候也会时不时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学科的渗透。这种感觉往往是不自觉的。我总认为,教师是教天下书,不是仅仅是某一个学科。就好比有时候在英语试卷里头,学生写错别字一样,我往往会把那个易错字的正确写法在黑板上强调好几遍。
我常做着这样的梦,我教的是一群这样的学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理科旗鼓相当,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刻苦用功,志向远大,内心知识绚烂多彩,生活中却低调平淡。这样的梦想比较宏大,却也是可以实现的。我坚信,只要师生携手努力,一定是可以无限接近甚至实现这个梦想的。
农民没有梦想,等于放弃收获;家庭没有梦想,等于放弃富裕;国家没有梦想,等于放弃疆域;教育没有梦想,等于放弃未来。让我们用真情架起爱的桥梁,用人格唤醒生命的良知,用智慧点燃创新的火苗,把整颗心灵奉献给受教育的孩子们,用整个生命,为他们铺就通向幸福未来的跑道。(王琼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