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位于湘中偏西南,属衡邵盆地向雪峰山脉过渡地带,辖区24个乡镇,有汉、瑶、回等24个民族。总面积28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6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隆回区位优越,交通发达,为中国东南通往川、桂、滇、黔的门户,沪昆高速、320国道、S312、S219、S317三条省道及正在建设的沪昆高铁贯穿全境,已形成“三纵两横”的交通网络,距长沙黄花机场约两个半小时车程,距芷江、武冈机场均在1小时交通圈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道路交通大发展、人车流大增长、安全隐患和风险日益增多严峻形势,农村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加,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是当前我们交警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我县农村道路基本概况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2016年,我县扎实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成立了24个乡镇交警中队,目前,乡镇交警中队高效有序运行。并且积极探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考核机制,认真总结加强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亮点和经验,务求取得实效。按照《湖南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要求,增加公路交通安全检查站和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装备建设投入,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互补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但是,近两年我县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80%发生在农村道路,涉摩涉电事故比例约占64%。
二、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一)部分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与农村道路交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安全意识、法制和法规意识淡薄问题凸现。主要表现在:农村集市赶集、走亲访友等无证驾驶无牌摩托车、超载、不戴安全头盔等、行人与机动车抢道通行,在道路上成排骑车、嬉闹、曲线行进,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摩托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等,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二)基层交警管理力量薄弱。2016年,我县成立了24个乡镇交警中队,乡镇交警中队成立以来,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有所下降,但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主要表现为:一是宣传氛围不浓。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普及针对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不易管理等原因,给宣传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从而造成宣传力度不大、氛围不浓;二是交通违法处罚、交通事故预防力度不大。特别是对拖拉机、农用车等车辆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安全隐患较大。
(三)农村路面交通安全隐患突出。在边远山区,道路条件、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再加上农村地区车辆超载超员现象普遍,路面损坏大,常出现路面大坑现象。而路面损毁后相关部门没有及时修复,道路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当严重,极易酿成车祸。
(四)农村交通压力增大。近年来,农村驾驶人员和机动车不断增加,加重了农村道路交通压力。在农村,从事非法营运的面包车,无牌无证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都是管理的难点,尤其是农村地区集镇上,人货混装,交通安全隐患突出,加剧了农村道路的压力,也成了造成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的隐患。
三、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强化源头管理。交警部门要深入辖区乡、镇、村、居,对农村机动车和驾驶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逐车逐人建立工作台帐,并及时安排民警深入农村,最大限度地将车驾管业务向农村延伸,解决农民群众办牌办证难的问题,提高农村地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办牌办证率、定期检验率,同时经常向广大农村车主和驾驶员发布道路交通安全各类提示信息,有效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加大农村道路综合治理力度。立足对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研判,针对事故多发路段,加大事故隐患点段排查整改力度,做好排查、整理、上报工作,争取政府支持及时整改,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结构,清除事故黑点,营造和谐道路交通环境。同时,加强农村车辆的查处力度,对涉牌涉证、酒驾、超员、超速、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严查摩托车载人、不戴安全头盔、客货混运等违法行为要严查严罚。
(三)突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在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交警部门要深入集市、附近村镇进行宣传教育,提醒广大群众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报刊等形式,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了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并通过上交通安全课、播放宣传光碟等形式,教育客运车辆驾驶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四)建立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长效机制。交警部门要充分发挥农村派出所、交管站、村委会和安全监督员的安全监管作用,强化驾驶员法制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同时交警部门要深入农村,联合派出所、村委会、农村安全监督员适时组织农村驾驶员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和安全常识教育,对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做到经常化。尤其注意加强本地农村驾驶员源头管理,加大对本地驾驶员的教育力度,使驾驶员明白交通事故危害性,帮助驾驶员从思想上杜绝侥幸心理,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彭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