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申瑶瑶,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呼她为瑶瑶老师,大家都说瑶瑶老师是他们见过的最温柔最美丽的老师。她从未用暴力和粗俗面对我们的孩子,从不斥责孩子伤他们的自尊心。家长说:“把孩子交给申老师,我们放心!”转变差生,她有绝招;语文学教学,方法独到。爱生是她的秘诀,勤奋是她的信条。从教十几年来,她不断进取,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灿烂的人生,以其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教艺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和好评!
以德树人,倾注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申老师倾注了全部师爱,去呵护一颗颗童心。
播种梦想,自信启航
2002年9月,在湖南省邵阳市一所最好的市教育局直属的小学,初为人师的申老师开始了对教学的摸索。为了教好语文她精心备课、认真听课、仔细观察、全力模仿,虚心的学习老教师的教学方法,然而很长时间却收效胜微。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学习教育理论,访问老教师,透过老教师课堂上呈现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学习氛围、活跃的课堂气氛,她逐渐明白好的教学效果的支撑点,其实是老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深厚的情,使他们能始终在愉悦中学习。老师怀着爱生的情感走进课堂,这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九月底,学校开始赛课,踏上讲台不足一月的申老师将“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七个字演绎到了极致,主动积极地投人到赛课活动中。永不言败,越挫越勇,让大家看到了申老师的“犟”劲、“韧”劲和满腔的激情。与此同时,申老师也清醒地意识到:教育教学光有激情是不够的,激情应当溶解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教学艺术中,应该与科学、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紧密结合。于是,她心甘情愿地走上了教育教学研究之路,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
尊重学生,爱生如子
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老师一个慈祥的微笑,一句关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甚至会影响到家长对老师的看法。那是三年级的时候,申老师正在进行一次单元测试,突然,有一个女生报告,刘X尿裤子了,她立即走过去,看到地面上有水,旁边其它同学捂着嘴笑,有的还笑出了声音,这时尿裤子的女孩脸红了,无地自容,申老师问,你怎么不报告呢?孩子回答说:“我报告了,你没听着”。申老师立即说:“这不是你的错,都怪老师没听着。以后有要紧的事,大点声告诉老师。”其它同学停止了笑。事后,这个尿裤子学生的奶奶告诉申老师,她孙女把此事都告诉了她,她们一家人都非常感激老师。申老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回报——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
这类事例不胜枚举。是啊,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
植根阅读,迅速成长
申老师每到工作之余总是捧起了一本本书,如饥似渴的读着。她说:“要感谢于永正老师,他的《教海漫记》教会了我平和、宽容、真诚的爱学生;感谢窦桂梅老师,他的《为生命奠基》和《优秀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为我展示出另一种语文课堂——以激情、智慧,甚至是生命点燃学生。他们让我领略到什么才是教育的执着,什么才是对语文的挚爱,什么才是追求自我提升的孜孜不倦。”不知不觉中,对于教学申老师有了更加虔诚的情怀,让爱与智慧撒播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也正是由于这份追求她在资江学校上《桃花心木》拿了市阅读教学观摩课一等奖,思品课《快乐你我他》荣获湖南省思品录像课一等奖,自己也被评为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记市政府三等功。
以人为本,竭尽师责
人们常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申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演绎。
工作中,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从2006年申老师就担任了语文科组长、语文老师兼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量居全校之首,工作任务繁重。但对待教学,她依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她已经记不清,教学以来,她所教的班级获得过多少次全校第一了。她说,第一不是她追求的目标,她只想让学生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没有人看不到她的付出,她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但她,只是默默地把一张张荣誉证书放进抽屉里,继续投入到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了。
这些年她与她的孩子们一起共赴日出,同等月落。除了吃饭和睡觉,所有的时间都给了这班孩子。家访、电访、谈心,周末还邀请单亲家庭孩子来家中吃饭。家长毒打学生,我跑去理论反遭一顿臭骂;问题生夜间打架,晚上11点我心急如焚地赶去处理;早恋女生告白遭拒,每天神不守舍,我害怕她想不开,整整一周都陪伴她左右开导这一年,迎朝阳,送落日,不仅疲惫,还要随时充当110,解决各类家校矛盾,搭建和谐沟通的桥梁!她所带的班小考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一名!喜讯传来,也正是孩子们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班级聚会,这群平时没心没肺的小屁孩儿一个个抱住申老师嘶声痛苦:“申老师,我们舍不得您!”孩子们走到她身边与她击掌,眼神中流露出对老师的无限依恋,终于,一个学生忍不住说:“申老师,虽然我们还会见面,但一想到再没机会上您的课,我们就难受呀!”申老师也实在忍不住了,任泪水夺眶而出!
老师可以分大学教师小学教师,但每一个孩子的小学时代只有一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是申老师的学生,她就会给他们一双追梦的翅膀,目送他们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勇挑重担,形成特色
2008年申老师代表我校参加当市直小学青年教师阅读教学竞赛。当得知有机会参加市赛时,上天也给她带来了惊喜:她已成为一名准妈妈!喜忧参半的她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赛课的征程。伴随着剧烈的妊娠反应,她十改教案,篇幅超过3万多字,时常备课到凌晨,每天还要辗转于本校和其他学校反复进行试教。医生数次提醒她必须停课休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为了不影响赛课,她没有请一天假,硬是咬牙挺了过来。申老师说,每次忙了一天躺在床上,她都会轻轻的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温柔的和宝宝对话:“宝贝,对不起,让你为妈妈担心了,妈妈只是去上课而已,别怕!宝贝,你是最棒的!给妈妈力量好吗?妈妈爱你!”为了纪念这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为了纪念《唯一的听众》这节公开课,更为了感谢教师这一神圣职业赋予她的一切,她给儿子取名就叫做“唯一”。当她摘下了省赛一等奖的桂冠,当泪水伴随着欣慰流淌在脸庞的时候,她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告诉与自己奋斗了100天的宝宝,也我告诉自己:梦想就在前方,从来不曾泯灭!
在不断的上课、评课、磨课的过程中,在呕吐陪伴我每一天里,在凤凰涅槃如遇重生的三个半月里,她对教育有了一份自己的理解和期待,她对语文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怎样把一节课上得让学生喜欢的层面上,她开始追问:语文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渐渐发现,其实语文很简单,在小学,它主要承载着“情感熏陶,打好生命底色;学法领路,形成持久学力;习惯养成,引入读书殿堂”这三大功能。在课堂教学上,她爱从“趣”着手,注重情境的创设,渴望把自己心中美好憧憬培育成看得见的果实,期待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2010年至今收获颇丰:参加名思教研活动中,她担任主持人,和于永正老师见面交谈;外出学习,像海绵一样吸水;担任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导师,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多次获奖、发表,朗读主持水平高,辅导“小主持人兴趣班”学员多次参与大型主持,“中国梦劳动美”演讲比赛获得省二等奖,她主持的“十一五”课题研究顺利结题,结题论文获得省教育学会年度论文评选一等奖。如今她与学校120多名老师并肩作战,为我校朝着“重振百年名校,培育精英人才”而共同奋斗。
立身炼志,智慧起航
班级管理中,她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包括座位,一周一换,每人向后移动一个位,同时向右移动两个位,高的坐矮板凳,矮的坐高板凳,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她常说,她的肩上有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当责任。她靠履行义务领份薪水养家,责任却让她明确使命,催她奋进,亮丽她的人生。她还说:她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她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她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是啊,在讲求公德,崇尚师德的今天,我们需要她的这份纯真,更祈盼这种由纯真带来的人性的升华!正是这样,她不但自觉端正师德、师风,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准绳,使上墙的制度、规定不流于形式,用自己的言行做好同行的典范,而且在师德自查自纠活动中帮助其他教师进一步匡正师德,确保了所在集体师德的良好形象。
在与学生亲密交往中,申老师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可爱的闪光点,善待差生,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和信心。从生活和学习上多关心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坚持多表扬,少批评,本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申老师管理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比较和谐,班级凝聚力强。她在十几年的班级管理中,深深感悟到:班级管理事无巨细,班级是一个大家庭,管理好一个班级并非易事,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心血,需要班主任具有智慧的管理艺术。遇到问题不能盲目、冲动,要善于动脑,冷静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对症下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书山有路,她是拓荒者;学海无涯,她是引路人。从踏上教坛的那天起,她就在青春的芳草地里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十几年来,她辛勤耕耘,用爱心、耐心和智慧,把梦想一点点变成现实!
她不是栋梁,但她知道她的劳动造就了栋梁;她不是未来,但她知道她的劳动决定着未来。申老师说:“生活告诉我,不是每个人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但我希望自己能始终保持成长的姿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前行!”这也是她,一个平凡的小学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贡献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