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申学峰)有些消息总是来的很突兀。
2014年8月21日,袁剑接到了学校办公室打来的电话:“学校准备派你到隆回去支教,时间是一年。”袁剑一下犯难了。因为2014年,对于袁剑来说很特别。1月,父亲因病突然去世;5月,女儿考上了邵阳市一中。如今,年迈的母亲要照顾,孩子的学习也要关注。虽说隆回离邵阳市不远,但家里的一切,确实让他担心不已。但是他知道学校更为难,因为他是学校初中生物教学的顶梁柱。这一走……
怀着一颗忐忑的心,袁剑最终踏入了隆回九中的校园。九中领导的热情欢迎和悉心安排打消了他的紧张和不安。在座谈会上,他如是说:只要在九中一天,我就是九中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认真、虚心留给课改
隆回九中的初中部是2014年秋季才开办的,没有其他的初中生物教师。所以一开学,袁剑就包揽了七年级6个班的生物教学,除了日常教学外,还有早晚自习。
隆回县是邵阳市的课改先锋,全县的课改教学搞得如火如荼。很多的教学环节和设计,对于袁剑来说都很陌生。为了尽快熟悉课改,袁剑虚心向九中老师学习请教,积极学习教育教学课改理念,利用到隆回和娄底课改优秀单位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他们的优秀课改经验。同时认真钻研教材,反复研究教学环节,在课堂中不断探索,在课后不断反思求新,很快就能适应课改教学,并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有效的课改教学模式以及有个性的教案书写模式。
检验教学能力的时刻很快来到。9月下旬,隆回县举行了全县课改教学比赛,袁剑作为初中部唯一的生物教师,代表了隆回九中参加了比赛。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比赛:两个小时备课、做课件、写教案和说课稿,接着马上上课、说课,而且这次代表的还是支教学校,真的是压力山大呀!
以下摘自袁剑的日志:
……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下来,学生与我的距离一下就缩短了。看着他们热切的目光,我想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一个个环节在30分钟内展开,完成。然后是10分钟的说课,我仍然沉浸在上课的兴奋中,至于说课的详略,我已经没有过多的去考虑了。我只记得评课的杨老师对我说给了我她的最高分…….
最终袁剑以高分获得了一等奖。
爱心、细心留给学生
九中的初中部新办,生源比较差,基本上都是农村学生,还有不少留级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字迹潦草、错字连篇;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一句话或一道题看几遍也不明白;胆小拘谨、不敢发言、表达不清……这些“不良症状”在很多学生身上都表现出来。
为了改变学生的“陋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袁剑想了不少办法。上课时,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设计通俗易懂又有一定思考力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给胆小者发言表达的机会,遇到难写的生物学名词,反复强调;批改作业或试卷时,把错别字圈起来,对字迹潦草作业不认真的学生予以反复提醒和劝诫;在生物教学设备欠缺和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设计和组织多种课外活动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绘编生物手抄报、水彩拓叶、撰写生物科普小文章、自己出题考生物等活动。润物细无声,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逐步提高了。
对于后进生,袁剑倾注了更多的关爱,除了上课多“点击”之外,在课后还经常找他们谈心,帮他们找原因,想办法。七(一)班的李鹏博和蒋水平,生物原来一直都不曾及格,作业不仅潦草而且还乱答。经过反复交谈,他们慢慢改变了作业不认真的毛病,上课也变得专注起来,在本期的期中考试中,两人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都及格了,他们的脸上也变得自信起来。
在学生眼里,袁剑不仅是知识渊博的老师,更是亲密的朋友。他上课时常常妙语连珠,幽默风趣,把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下课时,他也常常与学生一起争论问题、一起打球、一起较手劲……只要他出现在校园里,马上就有不少学生迎上去,一起讨论、一起攀谈。每每有学生问起归期,袁剑都会很快将话题扯开,他不忍看到学生眼中浓浓的不舍。
“只要在九中一天,我就是九中人。”短短的一年,袁剑不仅融入了九中,也融入了学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