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名师风采
是责任,更是担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6月19日一大早,市一中教师、办公室副主任杨易军就赶到办公室,当天,他不但要准备几节课,还要着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材料的整理,此外,还要为学校准备参与职称评审的的教师进行材料整理汇总,而这时,办公室电话的铃声又响了起来……每个工作日,杨易军都是这样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进入市一中工作十一年来,杨易军先后做过初高中政治教师、初高中班主任、备课组长、年级组干事、工会小组长、工会委员、办公室干事,一直到现在的政治骨干教师、办公室副主任。不论在什么岗位,不论怎么忙碌,杨易军都毫无怨言,敢于担当,用实际行动阐释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让教学更高效

  杨易军十分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一直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政治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教育改革之路。

  过去,人们对政治这一学科,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然而,新课改后,试题的开放性逐年增强,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试题越来越多,对学生能力梯度的考查逐年加大,光靠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已满足不了高考备考需求。为转化学生只凭记忆学习政治的错误态度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能力,杨易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创性地打造了市一中第一个政治专科学习交流微信平台——奕浚政治,学生特别是文科生积极参与,在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政治学科的时代性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新颖的教学方法,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仅让杨易军赢得了同事的尊敬,还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他所教的学生乐学、勤学,学习效果好。2008年,他曾任教指导的优秀学生马文迪、梁兴堃考入北京大学。近几年,他任教的班级,在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政治单科合格率都是100%,在高考中,这些班级学生的政治科成绩无论平均分还是优秀率都位居年级前列。

  近年来,杨易军结合自身的实践,认真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下教育教学改革规律和人才培养途径,并记录成文。十多年来,杨易军撰写的论文、参与的课题及辅导学生的课题多次获得省市奖项,其中论文《法制现代化与政治体制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作业能力》在全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学习十七大精神、建设教育强省》在省教育厅举办的论文竞赛中获二等奖;辅导的学生课题《生活垃圾回收及处理》获得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管理论文《人本理理念下的教师管理》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让服务更优质

  2007年,杨易军开始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又兼着教学,工作更累了。进入管理层,在别人看来,是荣誉,对杨易军而言,是责任。自上任以后,杨易军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以来,无论是常规性的评优评先、工资核算,还是工作量大的职称评定,杨易军总是毫无怨言,不辞劳苦,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2009年,在市一中接受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检查的准备工作中,杨易军每晚加班持续一个星期,综合分类整理了300多盒迎检材料。

  办公室工作琐碎,为开拓工作新局面,杨易军始终坚持工作创新,把琐碎的事务程序化,办事流程简单化、目标考核细化、为师生服务经常化、公文处理制度化,树立办公室的窗口形象。在创新中服务了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单单承担办公室的工作就已经十分辛苦,但杨易军一直认为,要想做好教师管理,就必须深入教学一线,才能紧密联系教师,掌握教师管理中应遵循的规律、原则、方法。因此,直到今天,他一直兼任一线的教学工作。

  “认真做好每件事,认真上好每节课,认真教好每个学生”是杨易军最喜欢的话,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他以高度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力求完美的实干作风,践行着一位优秀教育工作者、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

作者:李超
相关稿件